第 78章 新中國的誕生
彈指一揮間,曆史進入20世紀40年代。
抗日戰爭勝利在望,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召開各黨派會議,成立民主聯
合政府的主張。
蔣介石玩弄和平陰謀,以爭取完成部署內戰的時間。在蔣公然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
後,全麵內戰爆發。
人民解放軍在擊退敵人的重點進攻以後,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1948年9月開始,人民解放軍先後發起了舉世聞名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從1948
年9月12日開始,至1949年1月31日結束,曆時四個月零19天,共殲敵154萬人。
三大戰役使蔣介石打內戰的老本輸損貽盡。
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突破了敵人
的長江防線。
23日,人民解放軍勝利占領國民黨的統治中心南京。
在全國戰場上,人民解放軍各路野戰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繼續向華東、華中、華南、西北
、西南各省進軍,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未曾有過的大進軍。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終於被趕出中國
大陸。
百川歸流 人心所向
隨著革命形勢的勝利發展,中國人民熱切地盼望著新中國的誕生。
1949年6月15日下午,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開幕。
這次會議成立以毛澤東為主任的籌備會常務委員會,負責起草共同綱領,擬定政府方案等,
籌建新中國的工作全麵展開。
為了加速新政協的召開,中共中央邀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及早進入解放區,共同籌建
新政協會議。據不完全統計,從1948年到1949年3月,途經香港乘船到達解放區的知名人士
和作家、演員以及起義的國民黨官兵等,共有350人以上。3月至9月,又有柳亞子、黃炎培
等一大批著名民主人士到達北平。
百川歸流,人心所向,全國人民的大團結是新中國誕生的堅實基礎。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七屆二中全會,著重討論了把
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到城市,以生產建設作為中心任務的問題,指出了中國由農業國變為
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發展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方向。全會結束後的第十天,即3月23日
,黨中央和毛澤東向西柏坡告別,踏上去北平的征程。
黨中央和毛澤東遷入北平後暫住在北平西部香山的雙清別墅,直到當年11月才搬進中南海。
就在這裏,毛澤東和朱德發出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指揮渡江作戰和解放全中國的偉大進軍
。毛澤東還在這裏多次會見各民主黨派的代表和愛國人士,共商建國大計。
從1949年6月15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會開始,經過將近3個月的緊張工作,籌備新政協的
工作於9月次第完成。緊接著,新政協籌備會第二次全會於9月17日舉行。在對籌備會常委所
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
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三個草案表決時,136位籌備會議代表同時起立,一致通過決議
,在原則上完全同意將這三個草案提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正式大會討論。這表現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