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清長蘆鹽場沿革表【1】
二、明清駐津鹽業官員表【2】
三、明代蘆鹽開中表【3】
四、嘉慶時期津鹽運銷路程及鹽價表【4】
五、天津鹽商之唱和詩文舉例
六、明清天津鹽業詩歌輯錄(一)《蘆台玉砂》
《蘆台玉砂》【5】(明·範兆祥)
海涯炊子幾家存,鹽法年來亦病民;作俑人歸何處去,玉砂獨自蕩江濱。
《蘆台玉砂》【6】(清·徐堂)
何須勾漏覓丹砂,府海由來利自奢;調鼎味堪資黍稷,持籌用不減桑麻;風裁璚島三山葉,日綴瑤京萬樹花;富國濟民皆本計,寧將珠玉鬥紛華。
《蘆台玉砂》【7】(清·餘炳)
蘆台饒海錯,天產一何賒;日曬銀為屑,風吹玉作砂;用堪調鼎鼐,利可敵桑麻。
《蘆台玉砂》【8】(清·關上謀)
鹽產蘆台盛,持籌佐度支;法原前漢備,利自後唐貽;零落德鈞廟(在巡檢司內,久廢),馨香聖姥祠;玉砂今尚在,足國總堪師。
《蘆台玉砂》【9】(清·關廷牧)
斥鹵晴堆也自妍,牢盆璀璨雪花湔;移來烈日鹹潮處,積向荒原古壘前;誰道海濱開美利,翻同景物鬥澄鮮;銀魚莫更矜奇饌,暑雨風霜並可憐。
《蘆台玉砂》【10】(單煒驤)
榷院持籌豈等閑,平台指點舊鹺關;蘆花岸吐村村月,玉屑坨堆麵麵山;野浦鴻驚炊火去,晚涼人帶櫓聲還;由來筦算推劉晏,撫字頻憐漉曬艱。
《蘆台玉砂》【11】(清·寶坻人·鄭位中)
一自青齊開煮海,漢家官器置牢盆;三春化日清霜墜,六月空塘瑞雪翻;砌玉玲瓏星氣耀,積山大小虎形蹲;足邊儲國民生計,滾滾泉刀廣利源。
《蘆台玉砂》【12】(清·寧河人·劉人睿)
一片光凝斥鹵田,依稀玉暖欲生煙;每從畫地量沙後,更憶熬波出素前;晴日千家連井灶,長途百裏雜車船;轉輸歲算司農筴,財賦江淮孰後先。
《蘆台玉砂》【13】(崔正音)
燕角滄波斥岸斜,引流漉曬日華賒;含光入夏凝霜霰,結素經秋映荻花;利佐農丞饒並鐵,品兼海錯用如砂;為資民食籌商販,肯入新倉吏作牙。
《蘆台玉砂》【14】(清·寧河人·劉潛)
鹹鹺積素勝丹砂,煮海成鹽利更奢;紀物自宜先蜃蛤,為生原可繼桑麻;晶瑩野岸添霜氣,皎潔荒原滿雪花;淘汰不知凡幾許,滓泥去盡見光華。
《蘆台玉砂》【15】(清·寧河人·邵蘭譜)
玉屑霏霏斥地鹽,汗可累積削山尖;雪分皓潔光同燦,梅與調和味可兼;不借煎熬功倍減,但餘漉曬利均添;年來物產應饒貯,蔀屋豐盈共養恬。
《蘆台玉砂》【16】(清·寧河人·崔鶴儀)
平原井井滿朝曦,玉粒如砂雪映陂;欲識富饒歸斥鹵,但看瑩澈遍方池;能作貢功同著,梅可調羹味更宜;記取當年傳曬漉,德鈞遺意最堪師。
《蘆台玉砂》【17】(廉永年)
由來煮海利無涯,灘曬誰知用更賒;共向方池堆玉壘,誰資仙灶煉丹砂;映流恍湧千層浪,化雪平添六出花;若作和羹梅並用,功成鼎鼐味堪誇。
《蘆台玉砂》【18】(清·寧河人·鄭國棟)
新倉舊自後唐來,煮海熬波也築台;匝岸渾成如雪積,方池擊破訝水開;儲時人似披雲立,運處帆疑帶月回;一望梁河饒美麗,江幹長自擁晴堆。
《蘆台玉砂》【19】(馬儀卿)
應知斥鹵利無涯,沿岸稜稜起玉砂;累積有山皆碧岫,平鋪無地不瓊花;熬波寧記方流水,晉寶偏宜井灶家;煮海由來推廟算,長蘆風景尚堪誇。
《蘆台玉砂》【20】(馮肇培)
傍海鹽為業,霜華積小山;晶瑩涵月魄,重疊嚲瑤環;地擅生成德,人同稼穡艱;秋場勞撫戢,利藪恐藏奸。
《蘆台玉砂》【21】(董桂林)
王政富編氓,鹽澤乃國寶;蘆台積鹵煎,千裏流膏浩;地產貴虎形,嘉實同登稻;素色映朝曦,皎潔明如縞;千畦若雪積,萬灶成砂埽;仿佛玉山行,晶光紛杲杲;信是府海珍,不羨京坻好;沃饒近帝畿,斯民自熙皡。
《蘆台玉砂》【22】(李念祖)
美利行知有自然,海濱斥鹵勝桑田;蘆台一片豐年玉,貪得天工日萬錢。
《蘆台玉沙》【23】(明·寶坻職官·莊)
蘆台極目際平沙,利博誰憐害亦賒;土麵刮來淋玉液,鏊頭沸盡結銀花;十年預借償逋負,尺地堪耕屬勢家;安得調羹知此味,免教流莩到天涯。
《蘆台玉砂》【24】(未著姓名)
漢沽原上灶煙吹,漉水霜華遍野籬;一曲神經降靈姥,江村齊唱瑞鹽詞。
《蘆台玉砂》【25】(未著姓名)
神母傳靈術,鹽如散玉砂;飛霜凝作粒,積雪燦堆花;色異空青產,形堪皎白誇;燒成磚入式,依例貢天家。
(二)《堆鹽坨》
《堆鹽坨》(戒遊惰也)【26】
堆鹽坨,堆鹽坨,護坨堤岸風生波,草蕩百裏膏且腴,魚鹽美利蘆商多,蘆商公子多豪富,雙臂纏金腰束繡,醽醁當筵鬥碧雞,琵琶一曲拋紅豆,朝騎款段馬,暮坐雕輪車,筍輿飛去人喧嘩,紫雲亂擁櫻桃花。堆鹽坨,曬鹽灘,海風獵獵海日幹,朱樓高聳嵌瓊欄,呼盧夜照燭華殘,或驅鷹犬逐狐兔,彎弓覷雀彈金丸。堆鹽坨,築鹽場,昔昔五色光生芒,舉頭不見蓬萊島,但見奔騰海水隨波揚,海水桑田終不改,古商豪富今安在?大兒奢侈小兒驕,十年積聚一年銷,君不見鹽堆百丈秋風高。
《堆鹽坨》(戒遊惰也)【27】
堆鹽坨,高幾版露積瑩瑩,明照眼,灶戶直以海作田,商人竟以鹽為產;鹽作產,非稻梁,胡為十家九家逞富強?東家愛歌舞,西家起樓房,東家西家俱不久,轉眼豪華化烏有,籲嗟乎!賣鹽之人不力田,鹽中之利難久全,君不見,堆鹽坨,冰山十丈高峨峨。
《堆鹽坨》(戒遊惰也)【28】(李雲楣)
津門之地本斥鹵,第一生涯惟鹺賈。鹽坨堆積崇如山,遂使後人不知艱。隻道鹽坨終可恃,雙瞳何必識丁字。學人衣食競豪華,精英棄擲等泥沙。一朝化去成烏有,公私交迫真債藪。夙不優人人孰憂?親朋避之胥吏守。籲嗟乎!自古有餘則為患,安用鹽坨堆如山?君不見東家散財濟貧窮,至今人稱李善人;又不見西家居奇矜獨智,子孫曾無立錐地。籲嗟乎!堆鹽坨,堆幾多,終不可恃奈若何!
《堆鹽坨》【29】
堆鹽坨,河流東去無停波,地無青草,不種麻與禾,家家厭粱肉,奴子曳綺羅,笑指玉山高峨峨,道旁一叟淚盈把,曾是當年鬻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