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元宗站上牆頭,察覺無憂那微弱的心跳,既傷感,又歡喜。此時天光大亮,一輪紅日冉冉飛升,遠近四方,所有的事物都裹進金燦燦的色彩裏,再難分清草木山石,平原河流。紫元宗心中明白:前麵便是生地。道宗和福壽堂已然潰退,再沒有人能夠擋住逃生之路了。
他朝後望了兩眼,然後轉過臉,正要躍下圍牆,忽然覺得不對勁,定睛俯視前方,猛地倒抽一口涼氣......
紫竹院這片圍牆之外,是廣袤無垠的原野。此處遠接曲陽鄉,東連平遙縣,本為遍種高粱的田地,後因蝗災而荒蕪,饑民流失,方圓數十裏便再無人煙了。但是此時,曠野上卻白刃如雲,槍林似海,密密麻麻地站滿了兵士。這些人全身甲胄,陣列井然,殺氣騰騰而又沉寂無聲,顯是訓練有素的精銳軍隊。陽光灑下來,數麵幡旗獵獵招展,隻見上麵各自繡有『外府奉敕番上』『河北道驍騎都尉』『宿衛京畿禁』『欽封鎮軍大將軍屈突』等等字樣。紫元宗在唐營待了十幾年,略知軍中規程,一見眼前景象,驚疑不定,暗想『這些都是河北道折衝府軍士,前往長安輪換衛戍的,怎會在這荒野裏列陣?看樣子像是要打仗。』
確如紫元宗所料,牆外嚴陣以待的軍隊,正是奉命『番上』的折衝府府兵。
唐初軍製,各地折衝府輪番入京守備,稱為『番上』。此次河北道諸府奉了兵部敕令,起五千府兵往西進發,準備趕往京城換防。其中的統軍大將名叫屈突詮,乃大唐開國名將屈突通次子。貞觀二年屈突通病故,李世民感念其功勳高卓,遂命長子屈突壽襲父爵位,又拜屈突詮為鎮軍大將軍,統領河北各折衝府。那屈突詮年近四旬,雖忠勇兼具,怎奈父兄威名昭著於世,倒使他總是隨附驥尾,難有施展身手的機會。直到半年前皇帝委以重任,他手綰兵權,才得以舒展胸中抱負。誌得意滿之際,屈突詮深深感懷皇帝隆恩,旦夕思量的,就是如何竭誠盡瘁報效朝廷。
自接到兵部調派入京的文書後,屈突詮立即點起精兵,星夜兼程奔向西京。他一心盡忠,滿懷熱忱,部屬們也深受感染,全軍上下眾誌成城,竟把那千裏跋涉隻當作彈指一揮。五千將士風馳電掣,從翼州狂飆到太原,僅僅用了六天功夫。行軍之速,連騎快馬送邸報的鋪兵都被遠遠拋在後麵。太原府尹既驚且佩,連連稱讚屈突將軍治軍有方,真是『不動如山,其疾如風』,挽留屈突詮稍歇幾日,以便當地州府犒軍事師。
恰逢此時,忽有平遙縣上呈官報,說是下州參軍黃天驕追捕福壽堂逃犯,已探明眾逃犯嘯聚於十鬥坪,因賊勢大,且多是擅使妖術的亡命之徒,縣內的衙役和鄉勇無力緝捕,特請太原府尹調遣折衝府兵士助剿,情勢緊急,望速速從事等語。太原府尹看了直皺眉頭,心想若沒有兵部的文書或皇帝詔命,誰能調動得了折衝府?可要是現寫奏章請命朝廷派兵,定會延誤時日,放跑賊人。府尹左右為難,隻得懇請屈突詮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