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明代華亭縣科場一慘案(1 / 1)

何滿子

世界各地常常發生人群聚集之所因秩序紊亂、傾軋擁擠踐踏致死傷的慘劇,似乎以足球比賽場上出現的為最多,如看台傾坍,球迷鬧事毆鬥,大批人遇難之類,電訊中屢見報道。明朝天啟年間,江蘇省鬆江府華亭縣竟發生了一件應考童子擠軋而釀成的慘劇,華亭人曹家駒的筆記《說夢》中記此事道:

天啟甲子春科試,鬆郡華邑文童多至三千餘。邑宰郭如暗不早開門陸續放時,以致擠軋不堪,如蜂屯蟻聚。及門甫啟,一湧而入,足皆離地,不顧戶限。其時,後者方前,前者倏仆,呼吸間積屍累累矣。計文童死者十有三人;中有父兄送子弟、奴仆送主人者,又死數十人。耆童許孟,身軀偉岸;幼童陳際昌,九歲能文,當曰年方十一,皆以是斃。越旦,郭操文以祭,有“人間業斷,地下文修;前花未報,後果須收”句。舉觴酹酒,哭之甚哀,人稱其有厚德焉。

所記的曹氏目擊的一場慘禍,令人吃驚不止的是,災禍是縣令郭如暗不早開門導致的。他是罪魁禍首,不加以追究,要他對這樁死去數十條人命的大案負責,已是天大怪事;他作了一篇祭文,貓哭老鼠似的流了幾滴眼淚,還被稱為“有厚德”!事之令人發指,孰甚於此!

【文人談史明代華亭縣科場一慘案】

引出的四句祭文,不僅是舞文弄墨,而且是對慘死者的戲弄調侃之詞。如譯成今語,大概隻能是這樣:“你們在人間的冤業結事了,陰間多了你們這批人倒是文運昌盛;你們生前沒有撈到榮華,死後當能獲得好結果。”瞧,這是什麼話!

可歎的是,這不過是封建社會黎民百姓必然命運之一斑。難怪魯迅《狂人日記》裏要說中國曆史書裏隻歪歪斜斜地顯出“吃人”兩字,真是一語道破。州牧、縣宰“牧”牛羊一樣地吆喝百姓,可以任意“宰”殺,死了人,幾滴鱷魚眼淚就贏得“厚德”的令名。無道帝王們倒行逆施,一意孤行,殘民以逞,製造天災人禍,害死了千千萬萬老百姓,誰也奈何他不得。實在怨聲沸騰了,就來一篇“罪己詔”,可憐的蟻民也隻有感激涕零的份兒,寫在曆史上則是功德巍巍的聖帝仁君。死了的算是白死,就如華亭縣不幸的文童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