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希臘吸收埃及、腓尼基等文明就像是羅馬繼承希臘文明一樣,隻不過,希臘並沒有先行征服埃及,而羅馬是充當了希臘的主人,然後再低下頭認真學習希臘文化。
羅馬其實有三個老師,一個是伊特拉利亞人、一個是腓尼基人,一個是希臘人。顯而易見,腓尼基人和希臘人都是地中海最強大海上民族,他們是那個時代的文明中心,而伊特拉利亞人則是羅馬的祖先。伊特拉利亞人早在公元前9-8世紀就來到了台伯河流域,然後從公元前500年左右進入到意大利半島的坎帕尼亞。其實,伊特拉利亞也深受希臘文化的影響,因為他們使用的是希臘字母和拚寫方式,他們本身也與希臘保持著密切的貿易聯係,因此大量使用希臘產品,也大量吸收了希臘文化,希臘的陶器和希臘的神話一起進入到了伊特拉利亞人的日常生活中,連他們的住房都是希臘風格的。
早在羅馬的王政時代,羅馬人已經處在希臘文化的包圍之中,四周的許多城邦都是希臘式的,也有不少希臘人定居在此地,希臘人在此開拓了不少殖民地。可以這樣說,羅馬人其實就是在希臘、腓尼基文化的沃土上成長起來的,而希臘文化本身也源自腓尼基文化,因此兩者在許多方麵都是相通的。
希臘人在意大利半島的南部和西西裏島有許多殖民地,尤卑亞人在公元前750年就進入到了到了意大利南部,在皮提庫薩島建立了殖民地,成為最早在意大利建立殖民地的希臘人。然後尤卑亞人又在意大利的西海岸建立了庫麥城邦,而庫麥城邦又延伸到南部,建立了那不勒斯城邦;另外一個希臘城邦科林斯也在西西裏建立了敘拉古城邦,在整個意大利和西西裏共有幾十個希臘殖民城邦。
隨著希臘人大批湧入和長期居留,意大利半島也就很快希臘化,在那時,敘拉古成為意大利地區最繁榮的希臘城邦,成為意大利和西西裏的文化、經濟中心。羅馬人也就是在這時參考希臘字母創建了羅馬字母,並且希臘神話在這裏也有了羅馬版本。
但羅馬真正全麵吸收希臘文化還是在羅馬征服了希臘之後的公元前3世紀,這時候,羅馬已經擊敗了迦太基,完全掌握了地中海地區的海上、陸地霸權,軍事征服的使命已經完成,開始了內部升華。古典學家博爾加說:“羅馬人從希臘進口商品並引進生產工藝,稍後,羅馬文學家開始以希臘模式創作。文學作品是一種異邦公眾不可能欣賞其原型的產品。要品味新喜劇,羅馬得有普勞圖斯,所以對希臘成就的模仿始於文學領域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後,在公元前2世紀早期,學習希臘演說術的念頭吸引著羅馬人,因為演說術在審議會與法庭所操縱的社會中有著明顯的用途。這就意味著需要按照希臘的模式創建學校;而且,在希臘,如同在大多數文明國家一樣,學校課程是作為對當時傳統文化導論而開設的。事實上,以演說術為中心的教育並沒對此有什麼改變。演說家要想令人信服,就得求助於廣為接受的政治與道德準則。他們必須接觸各種各樣的論題,而且,他們常常得按照希臘人的方式對文學與曆史加以比較。當羅馬人決議學習修辭學的時候,他們為希臘文化的湧入敞開了大門”。羅馬著名的學者西塞羅就大量翻譯了希臘著作,包括荷馬、柏拉圖、色諾芬、德莫斯提尼等人的作品,還用希臘語撰寫了他擔任執政官時期的曆史。羅馬從雅典、斯巴達、科林斯、敘拉古等希臘城邦帶回了大量戰利品,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藝術品和著作,這使得羅馬貴族對希臘文化羨慕不已。通過進一步與希臘人接觸,羅馬貴族的生活方式漸漸趨向希臘化。羅馬人甚至已經讓兒童從小接受希臘語和拉丁語教學。羅馬的文學家們也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用拉丁文寫劇本,但其內容卻明顯在模仿希臘劇本。羅馬建築風格也明顯有希臘的建築文化氣息,實際上羅馬很快就學到了三種希臘建築風格:多利亞式、愛奧尼亞式和科林斯式,隻是羅馬人在其建築中增加了一些羅馬式的實用東西。羅馬的一些宗教儀式也有希臘痕跡,在公元前5世紀,在庫邁,羅馬人的宗教幾乎就是希臘式的,也向希臘女巫西比爾(Sibyl)進行神諭谘詢。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神祇也進入到了羅馬的萬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