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病準媽媽
心髒病的診斷與治療的快速發展,使得大部分有心髒病的孕婦可以順利懷孕生產。然而心髒病亦是造成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僅次於高血壓、出血及感染而位居第4位),所以心髒病對孕婦和產科醫生而言,的確是一大挑戰。
患有心髒病的準媽媽其懷孕的結果與心髒功能分級有密切關係。醫學上常常使用“紐約心髒學會”的標準來對心髒功能進行分級:
第一級:沒有心髒病症狀,身體活動不受限製,平常身體活動不致引起不適。
第二級:身體活動稍受限製,休息時並無不適,不過進行平常的身體活動即會出現疲倦、心悸、心絞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第三級:身體活動受限製,休息時並無不適,不過在輕微身體活動後即有疲倦、心悸、心絞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第四級:任何活動都會不適,即使靜止休息時也有心髒病症狀,任何身體活動都會加劇症狀。
心髒功能分級是決定準媽媽是否能夠順利分娩的重要因素,通常心髒功能第一級和大部分第二級孕婦均能順利生產。心髒功能第三級的心髒病孕婦,因有1/3的人在懷孕期間會發生心髒代償不足而衰竭,因此最好長期在醫院臥床休息。而心髒功能第四級的患者最好不要懷孕,如果已經受孕,宜考慮早期終止妊娠。
如果你是一名心髒病患者,就要積極配合醫生了解目前疾病現狀,屬於哪種心髒病?其疾病程度如何?目前治療情形與自身狀況如何?是否存在惡化的危險因素?目前心髒功能屬於第幾級?適不適合懷孕?懷孕後可能會出現哪些危險狀況?應該采取哪些步驟以減低危害?
子宮異常準媽媽
子宮肌瘤
孕期:要注意觀察子宮肌瘤會不會隨著子宮長大而變大。
因為子宮肌瘤在孕中期的時候有變大的傾向,所以在懷孕初期的時候如果肌瘤的大小在5厘米以上的話,就要小心出現流產和早產的危險。有些情況還需要靜養。另外,胎盤附近如果長有肌瘤的話,就更要注意觀察胎盤的機能是否正常。
分娩:如果子宮肌瘤過大或阻塞產道,需要進行剖宮產。
子宮頸管息肉
孕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要注意感染。
子宮頸管息肉是在子宮頸部出現的泡狀柔軟物質,在婦科檢查的時候就能夠發現。雖然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在做婦科檢查之後或是夫妻生活之後,有可能會出現出血的症狀。另外,如果息肉部分出現破損,有可能會導致病菌的進入,而引起感染。息肉本身沒有疼痛感,而且發生也比較普遍。
分娩:息肉不會對分娩造成影響。
子宮頸癌
孕期:注意觀察變化,必要的時候進行切除。
幾乎所有的準媽媽在第一次產前檢查的時候都會進行子宮頸癌的檢查。如果發現得比較早,處理得當,幾乎百分之百的患者都能夠治愈。
如果在篩查的時候發現子宮頸癌的傾向,會再次進行細胞檢查和陰道鏡檢查。其結果能夠顯示子宮頸癌前期的上皮細胞的癌變情況,之後需要一直保持觀察。子宮頸癌並不會隨著妊娠的進展而發展,也不會對胎兒有什麼影響。
如果確診為子宮頸癌,大多數情況也需要進行觀察,有必要的話很可能要進行手術切除。醫生會建議住院治療,應該按照醫生的指導小心對待。
分娩:切除手術後要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