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劉麗就憑借自己業務上的成就,做到了銷售管理者的位置。但是,正在自己欣喜不已的時候,她卻收到了來自好朋友李娜的意外之“禮”。
那一次,劉麗與李娜共同負責一個大客戶,因為事前劉麗就對客戶的購車意見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客戶就單獨約定要與劉麗細談。當時,劉麗就感到李娜的尷尬,想去安慰她。但是她後來又想,她們之間的親密關係,李娜應該是不會介意的。
但是,第二天上班後,劉麗卻聽到所有的同事都在小心地議論她。後來,她才得知是自己的好朋友李娜散布的謠言,說自己昨天與客戶在酒店交談徹夜不歸。看到同事們都在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劉麗感到十分揪心。隨後,這件事就成為其他同事茶餘飯後的談資……劉麗當時感到受到了屈辱,痛苦極了。但是她又相信:是非止於智者,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時間會證明一切。隨後一段時間,大家也都覺得李娜所說之事經不起推敲,也就沒人再提起此事了。
劉麗在無意之中被卷入了“是非”之中,但是她不予理會,最終謠言也不辯而散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劉麗那樣,相信“是非止於智者,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道理,將謠言擱置一邊不予理睬,這樣才能真正地終止流言,讓自己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快樂。
要知道,很多流言多數是在人們不平衡的心理作用之下產生的,對於這樣的流言,我們應該一笑了之。因為別人忌妒你,說明你比對方優秀,一個優秀人是沒有必要與一個不如自己的人計較的。
再者,對方在背後傳你的流言,無非是讓人心裏難受的,如果你真的為此而計較難過,那不剛好中了對方的圈套嗎?
所以,對於生活中的一些流言,我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對於一些子虛烏有,且已經對自身的名譽造成了重大損害的流言,我們則可以考慮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追究,即便是借助法律武器,也沒必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因為一切都是人之常情而已。
總之,路是你自己的,人生也是你自己的,不必太去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任何人的看法與建議都不能從實質上改變什麼。真正懂得對自己好的人,是能正視流言、有所取舍的人,這樣的人才能更為真實、快樂和愜意地活著。
7. 認清你自己
“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地了解自己”。世界上最難了解的就是自己,因為不了解自己,就不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我們一定要能夠認清自己。
在古希臘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上刻著三句話,其中一句就是“認識你自己”,是告訴我們,認識別人比較容易,認識自己就比較困難了。西方哲學家尼采也說過,距離我們最遠的人就是我們自己。由此看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確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正是由於不容易看清楚自己,所以哲人們才一再告誡我們要努力地了解自己。
有一座古刹,有天新來了一個小和尚,他主動地去見方丈,殷勤誠懇地說:“我新來乍到,先幹些什麼呢?請師父指教。”
方丈微微一笑,對小和尚說:“你先熟悉一下寺裏的眾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來見方丈,殷勤誠懇地說:“寺裏的眾僧我都認識了,下邊該幹什麼?”
方丈又是微微一笑,說::“肯定還有遺漏。接著去了解去認識吧。”
三天過後,小和尚再次來見方丈,滿有把握地說:“寺裏的所有僧侶我都認識了,我想有事做。”
方丈還是微微一笑,因勢利導地說:“還有一個人你沒有認識,而且,這個人對你特別重要。”
小和尚滿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禪房,一個人接著一個人地探詢著,一間屋接著一間屋地尋找著。
在陽光裏,在月光下,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地尋思著。
不知過了多少天,一頭霧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裏忽然看到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頓悟了,趕忙跑去見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