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失控(9)(2 / 2)

這些話是否讓桑德斯上校打退堂鼓呢?絲毫沒有,因為他還擁有天字第一號的成功秘訣,我們稱其為“能力法則”,意思是指“不懈地拿出行動”在你每當做什麼事時,必得從其中好好學習,找出下次能做好的更好方法。桑德斯上校確實奉行了這條法則,從不為前一家餐館的拒絕而懊惱,反倒用心修正說詞,以更有效的方法去說服下一家餐館。

桑德斯上校的點子最終被接受,你可知先前被拒絕了多少次嗎?整整1009次之後,他才聽到第一聲“同意”。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裏,他駕著自己那輛又舊又破的老爺車,足跡遍及美國每一個角落。困了就和衣睡在後座,醒來逢人便訴說他那些點子。他為人示範所炸的雞肉,經常就是果腹的餐點,往往匆匆便解決了一頓。曆經1009次的拒絕,整整兩年的時間,有多少人還能夠鍥而不舍地繼續下去呢?真是少之又少了,也無怪乎世上隻有一位桑德斯上校。我們相信很難有幾個人能受得了20次的拒絕,更別論100次或1000次的拒絕。然而這也就是成功的可貴之處。

人生沒有常勝將軍,失敗不是一個人情緒低落的借口,對於永不屈服的人,絕沒有什麼失敗可言!不管失敗的次數怎樣多,時間怎樣晚,勝利仍然是可期的。你必須讓自己變得積極樂觀,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台灣著名作家劉墉先生的作品《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飛揚》告訴我們一個樸實的道理:跌倒算不得失敗,跌倒後站不起來才是失敗!跌倒的時候,不要被失敗嚇倒,不為失敗找借口,而應從失敗中尋找經驗,讓自己下一次成功。

人生沒有常勝將軍,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沒有戰勝失敗的勇氣。如果你能夠把失敗當成人生必修的功課之一,那麼你就會發現,幾乎所有失敗的經曆,都會給你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益處。把失敗當作你人生成功的基礎,這是你最好的選擇。

讓感恩在生命中沉澱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麵對,豁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委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這對於我們的人生至關重要。

有一個女職員在公司不小心將自己的鑽戒弄丟了,她氣急敗壞地打開自己的抽屜、包,但還是沒找到。於是,她覺得肯定是別人撿到了她的鑽戒。她開始懷疑公司的每一個人。對於別人的安慰,她認為是別有用心地可憐她,因此,她從此以後變得焦慮、暴躁、多疑,別人一句無心的話都可能讓她滿腹狐疑,別人一個無意的舉動也能讓她神經失常。為此,她經常情緒失控,在公司和別人爭執,公司裏的人都躲得她遠遠的。後來,公司不得不將她解雇了。

丟東西是我們都不願意的,可是,如果因為丟了東西以後,再失去朋友和工作,隻能說是自己的錯誤了。同樣是丟失財物,我們來看看美國總統羅斯福先生是如何麵對的。

一次,美國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隻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這個故事,提醒了我們,人應該學會感恩。

在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遭受挫折,被人誤解,受到批評等等。當時是滿腹的委屈。曾幾何時那段陰霾還藏在心底,糾結成一小段暫時無法逾越的障礙。如果我們不敢勇敢地麵對,曠達地處理,而是一味地埋怨生活,這隻會使自己變得消沉、委靡不振。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像羅斯福那樣以一顆感恩的心看待人生的失意和不幸,你就會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

史蒂文斯失業了,一切來得那麼突然。一個程序員,在軟件公司幹了8年,他一直以為將在這裏做到退休,然後拿著優厚的退休金頤養天年。然而,這一年公司倒閉。

史蒂文斯的第三個兒子剛剛降生,他感謝上帝的恩賜,同時意識到,重新工作迫在眉睫。作為丈夫和父親,自己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讓妻子和孩子們過得更好。他的生活開始淩亂不堪,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工作。一個月過去了,他沒找到工作。除了編程,他一無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