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太多抱怨的聲音充斥在我們耳邊,疾病、失業、離婚、薪水低……我們就像陷入了抱怨的泥潭無法自拔。在庸常生活的抱怨中,找不到靈魂的出路,囿於抱怨牢籠。我們隻有走出抱怨,才能給自己一個完美的世界。
成功,因寬容和積極而充滿機遇;失敗,因抱怨和消極而困難重重。優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他們總是會把消極的想法從自己內心中掃除殆盡,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充滿希望。
你會發現,人們不但欣賞積極主動的人,還會對其充滿敬佩。因為世界上少有這樣的人,所以,世上也少有成功的人。
一句話,庸人是因為自己而平庸的,也是因為不斷抱怨而平庸的。
別讓抱怨毀了你的生活
抱怨帶給你的除了煩惱就是煩惱
有時候,我們不能很好地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不能讓自己擁有一個好的心情。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曆,在你心情很好的時候碰到一個家夥,他見麵就說今天的天氣有多麼的糟糕,他的生活多麼暗淡無光。這個時候,你的大腦會不由自主地隨著他的所言進行思考。
結果,你腦中的畫麵也可能是一幅幅不愉快的景象。你的心情也會因此變得莫名壓抑。再下一次,你會盡量避開與這個家夥交流。
事實上,沒有人願意和一個喜歡抱怨的人做朋友。因為他從來就沒有順心的事,什麼時候與他在一起,都會聽到他在不停地抱怨。高興的事他拋在了腦後,不順心的事他總掛在嘴上。見到人就抱怨自己所謂的不如意,結果他把自己搞得很煩躁,同時把別人也搞得很不安,大家都對他避而遠之。
但是,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身邊喜歡抱怨的人太多了。抱怨生活幾乎成了一種樂趣,有時候甚至是一種宣泄。
跟朋友在一起時我們抱怨就開始了,而且臉拉得老長。有些朋友問發生了什麼事,你說沒事,這是假的,你更樂意傾吐你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不快的事情。然後你身邊的人會受到影響,也開始抱怨“如果你認為那已經算糟糕了,那你聽聽我的糗事吧”,然後比賽抱怨的遊戲開始變得激烈起來。
結果,一幫人都會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悲傷、消沉、憂慮和絕望。這對他們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
抱怨是一種有害的情緒,又是人們最容易產生的情緒。抱怨為什麼有害,是因為抱怨會讓人產生消極的情緒,讓人戴上有色眼鏡看世界,抱怨會磨滅人的鬥誌,磨損人的動力。傾向於抱怨的人,總是會否認人存在的主觀能動性,不能通過自我改造來適應世界和不斷改造環境。他們容易認為環境因素是不可以改變的。傾向於抱怨的人總是會否認外界存在的有利因素,因為抱怨自動把有利的方麵都屏蔽了,抱怨會讓自我陷入自怨自艾中,掉入泥潭而最終傷人傷己。
如果你想抱怨,那麼,生活中的一切都能夠成為你抱怨的對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就都會變得美好。一味地抱怨不但於事無補,反而還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在《古蘭經》中,有一個故事。一位大師經過幾十年的修煉,終於練就一身“移山大法”。有一天,他宣布:明天早上我要當眾表演“移山大法”,把廣場對麵的那座大山移過來。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四處傳開。果然,第二天一早,黑壓壓的人群開始聚集在廣場上,等待觀看大師的表演。時辰一到,隻見穿戴整齊的大師口中念念有詞,然後麵對大山高喊:“山過來,山過來!”半晌,他問人群:“山是不是過來了?”人群中開始竊竊私語,有的說好像過來一點點,有的說好像沒有。大師繼續高喊,整整一個上午過去了,此時陸陸續續有人離開,也許他們覺得沒有什麼意思,甚至覺得此人可能是個騙子。
大師沒有理會那些離去的人,繼續高喊“山過來”,轉眼間一個中午過去了,一個下午也過去了,已近黃昏。整天的高喊,大師的嗓子已完全沙啞。最後當他用嘶啞的聲音問周圍為數不多的人:“山有沒有過來?”此時大家異口同聲地告訴他:“大師,山真的沒有過來。”聽罷,大師開始做最後的努力。隻聽他口中邊高喊:“山過來!”邊移動腳步,朝那座大山走過去。
最後,大師又問:“山有沒有過來?”人群中鴉雀無聲。於是大師用他嘶啞的聲音說:“諸位,你們都看見了,我用了一整天的時間,用盡了我的全身力氣叫‘山過來’,山都不過來,怎麼辦?那我就隻好過去了,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道理何其簡單啊!很多人一味地抱怨、發牢騷,卻不想辦法去行動,去努力改變,結果,事情永遠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變得更好。
停止你的抱怨吧,世界並不是為你自己設計的。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如意的地方。當你抱怨自己彈跳能力不好的時候,也許你會在大街上見到沒有腿的人。當你抱怨這盤菜裏有個蒼蠅的時候,也許你會在路邊與拾荒者擦身而過。當你抱怨房子太大、家務太多的時候,也許你會在車站看見露宿街頭的人。當你抱怨作業太多、工作太多的時候,也許你會看見失學兒童和下崗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