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在屋簷下低頭的人,隻能被一時衝動所操控,給自己和別人都帶來極大的損失和痛苦,當然也常常帶來極大的成功和快樂,甚至改變一個人、一個國家的命運,比如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就是最好的例證。
“大丈夫能伸能屈”,沒有什麼不能忍受的一時屈辱,此時的屈,是為了日後更好地伸,在屋簷下暫時的低頭,是為了日後能走向更高的山峰、更廣闊的天地。
西漢名將韓信武功蓋世,稱雄一時。但當他還是貧困潦倒的平民百姓時,曾經有個地痞侮辱他說:“你敢殺人嗎?你若敢殺人,那你就先殺我;要是不敢的話,就從我褲襠下鑽過去。”麵對這等奇恥大辱,韓信很想與地痞一決高下,但他深知“包羞忍恥是男兒”的道理,因此,他選擇了暫時低頭,硬是從地痞褲襠下鑽了過去,圍觀的人都譏笑韓信懦弱。
而就是這個懂得低頭甘受胯下之辱的韓信,作為軍事家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沉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麵楚歌、十麵埋伏,等等。
試想,假如韓信不肯低頭,卻一時衝動刺死那個地痞,情況又會怎樣呢?他免不了要吃官司,做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枉死鬼,或者隻能亡命天涯,顛沛流離,命運可能是另外一種情形。而如果沒有麵對胯下之辱都可以冷靜對待的心理素質,韓信又怎可能在百萬大軍廝殺的情勢中冷靜分析,運籌帷幄呢?曆史也許就會重寫。
進入別人的勢力範圍時,你會受到很多有意無意的排斥和壓製,以及不知從何而來的欺壓。生活中難免會出現這種情形,除非你能頂天立地,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可是誰能保證一輩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簷下避風躲雨呢?所以,當你在別人屋簷之下時,就有必要對自己的心態做一下調整了。既然是在別人的屋簷下,就一定要低頭。隻有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才能在韜光養晦之後,闖出自己的天地。
一對夫妻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年冬天,他們一起來到加拿大魁北克滑雪。在他們滑雪的山穀裏,並沒有特別的風景,而細心的兩個人注意到山穀西麵的坡上長滿了各種鬆柏、女貞等樹木,而與它僅一穀之隔的東坡卻隻有雪鬆。夫妻倆對這樣奇妙的自然現象著了迷,查了很多資料卻都沒有找到解釋。
晚上,夫妻倆支帳篷在這山穀中度夜。夜裏,天氣突變,山穀中突然下起了大雪。夫妻倆望著漫天飛舞的大雪,突然發現,山穀的東坡是迎風坡,沒過一會兒時間,東坡的雪鬆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層積雪。就在兩人心想這樣大的雪怕是要把樹枝壓斷時,隻見雪鬆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優美地彎曲下來,直到積雪從枝幹上滑落。就這樣,每當樹枝上積了足夠厚的雪,樹枝便躬身將積雪撣落,如此反複。不知不覺中,地上的積雪已沒到人的大腿,樹卻還是完好無損。
發現了這一現象的妻子對丈夫說:“東坡一定也長過別的樹,隻是因為不會彎曲,再大的風雪都硬扛著,所以被雪摧毀了。”丈夫點點頭:“如果能謙卑地低頭,再大的風雪也能渡過的。”
人也是一樣,隻有懂得適時地低頭才能熬過風雪,才能迎來下一個春天的輝煌。如果一味采取“寧折不彎”這種對付敵人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世事,那麼世界也將以對待敵人的態度對待你。
總而言之,低頭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與現實環境保持一種主動、和諧的關係,將二者的摩擦和衝突降至最低點,也是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以便走更長遠的路,更是為了把不利的環境轉化成對你有利的力量,這是處世的一種柔軟,更是一種從容生存的智慧。人在屋簷下,這是人生必經的過程,而且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出現。當你看到了屋簷,或者已經來到“屋簷”之下時,請告訴自己:該低頭時就低頭。
7.行百裏者半九十
丘吉爾曾說:“要看到日出,就要堅持到拂曉;要看到成功,就要堅持到最後。”成功的秘訣就在於堅持。莎士比亞說:“千萬人的失敗在於做事不徹底,往往離成功還差一步便終止不再做了。”二人的話都說明了,成功不會輕易到來,要熬得過嚴冬、挺得過黑暗,人生中的春天和黎明才會降臨。
一段路,越到最後越是難走。就像黎明前總有一段最黑暗的時候。但這最難走的最後一段路恰恰也是最關鍵的一段,也許你的下一腳就會邁到成功的彼岸。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堅持到最後那一腳。總有人在冬天的最後一日放棄等待春天到來,從而導致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