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1 / 3)

經過近兩個月的囤積,俄國人手裏現在有不到2000萬噸純鐵。這個存貨量足夠頭兩個月的交易了,於是心癢難耐的***大帝派出了自己的貿易部長曼圖羅夫來華商談。

華夏對於俄國伸出來的橄欖枝非常感興趣。

鐵礦石看著不起眼,但它是不折不扣的戰略資源,沒有穩定的供應渠道,一個國家的鋼鐵工業就會餓肚子。華夏現在兜裏有大把的鈔票,即使被三大礦山要挾,也能買得起“高價糧”。當然,心裏不爽是一定的。不滿的種子早已經埋下,就等著合適的機會破土發芽了。

事關重大,二號首長也要過問,童秘書自然忙前忙後準備資料。隻是越了解越覺得其中有古怪。

俄羅斯國土麵積世界第一,地下埋藏的資源數不勝數。華夏麵臨資源短缺的困境,目光很自然的落在了北方的鄰國身上。俄羅斯也確實給了華夏很多幫助,天然氣,石油,各種礦石都源源不斷地向南運輸,支持著華夏工業體係的運轉。隻是三大礦山手裏的鐵礦石品位太好了,好到年年漲價也比俄羅斯的鐵礦石便宜。高品位的鐵礦石意味著需要處理的步驟少,也就是更低的成本,商人是不能拒絕低成本和高利潤的。

俄羅斯的鐵礦石輸在了起點上,這是任何人都沒辦法改變的事實。那麼換成純鐵就能改變不利的局麵嗎?不能的。大家用的都是同時代的技術,俄羅斯人把鐵礦石冶煉成純鐵所花費的成本不會比其他人低,所以彎道超車無法實現。那麼俄羅斯人為什麼會報一個比別人低的價格呢?他們難道寧願虧損也要幫助華夏嗎?

童秘書用鉛筆在資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

“確實很古怪。”梁秘書有一種即將揭開謎底的忐忑。“談判記錄我也看了,俄國人一直在回避純鐵來源的問題,反而在不停保證可以持續大量供貨。正常人是絕對做不到的。”虧本買賣做一次就夠了,誰會不停地做下去呢?

童秘書問:“我們現在就要捅破窗戶紙嗎?”

梁秘書笑了,笑的很輕鬆。“這就是不是我們可以關心的話題了。交給有資格做決定的人吧。”

“難道沒有其它辦法了嗎?”童秘書越想越緊張,甚至懷疑自己出了一個餿主意。“或許我們可以循序漸進,慢慢揭開謎底。”

梁秘書堅定而緩慢的搖頭。“不能的。雙方都很聰明,聽到一點風聲就能知道要發生什麼事情。況且重要的不是捅破窗戶紙,而是事後的合作。現在遮遮掩掩,以後人家明白過來了,指不定怎麼想呢。”

童秘書默然。

......

首腦專線是個好東西,讓兩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可以繞過層層繁文縟節,直接展開對話。

童秘書和梁秘書不知道兩國領導人談了什麼,他們隻知道事後......談判還是沒有結果,雙方似乎陷入了僵持。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童秘書有感而發。

梁秘書端著一倍茶,斜眼看著童秘書。“這是國家的戰略,你發什麼感想。又沒讓你虧錢。”

***大帝和孟霄早早就定下了做空的計劃,現在純鐵交易開始進入實質階段,眼見要發財了,大帝猛然想到了華夏。做空的利潤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華夏的期貨交易市場,那怎麼著也該提前給華夏通個氣,否則太傷華夏的顏麵。再說了,俄羅斯政斧在期貨市場上押了重注,預期收益大大的,對比之下,華夏毫無準備,到時候一無所獲,這場麵......

臨時增加的計劃讓國家隊手忙腳亂,麵對領導嚴肅的麵容,國企的一把手們也硬著頭皮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時間,至少爭取5天時間。

考慮到談判延長5天不算過分,這個要求被批準了。於是華俄的談判團隊開始默契地演戲。

媒體上關於俄羅斯出口純鐵的消息並沒有翻出多大的浪花,即使三大礦山也沒投入過多的關注,原因無他,基礎條件擺在那裏,普通人想改變也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