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情賦詩畫(1)(3 / 3)

2010年2月

第13節憶師大老三屆二零零八年中秋聚會

中秋月色分外明,

昔年同學聚堯城。

蘭菊馨香尋故影,

肝膽玉潔憶“侶僧”。

汾水流走四旬秋,

鼓樓載錄五年情。

今朝一會何時再?

惆悵從此各西東。

注:在那個特殊年代,青年人一個個像僧侶一樣,頭腦裏充滿了對理想的虔誠。

第14節詠蘭——和劉陽先生

蘭生幽穀少人識,

自勵自強頭未低。

傲骨有節無嬌豔,

今登高山有人知。

附劉陽先生原詩:

風霜曆經頭未低,

雖遇疾風腰亦直。

煌煌滄桑五千年,

唯留鐵骨昭青史。

再詠竹——和劉陽先生

雪霜肅殺腰挺直,

嚴寒難凋翠黛衣。

艱辛不改君子風,

眾誌成城抗頑疾。

注:時,甲肝流行,劉陽先生在事業上遇到不少阻力和困難。

附劉陽先生原詩:

三君子中居其一,

葉似利刀仇惡疾。

月圓孤雲清簫聲,

徹鳴空穀執大義。

斜陽映鬆——書贈趙鬆齡同學

大雪壓頂筆挺身,

堅貞傲骨更超群。

暴風驟雨君不懼,

夕陽掛枝托彩雲。

晚年感歎——和友蘭先生

我素慕傅山,

唯書太一般。

傅公捍大義,

吾等怯嚴寒。

心仰鬆竹節,

手寫梅菊蘭。

熬到春光來,

體衰已晚年!

附友蘭先生詩:

自嘲

吾本非屈原,

雖苦不自憐。

笑對塵世垢,

橫流難盡言。

如若天作美,

遍地皆芝蘭。

待到日光烈,

汙穢無處潛。

第15節逢時恨晚——和黃河同誌

青壯溯水欲正船,

偏遇逆風舉步艱。

花甲之後路剛順,

豈敢奢望百尺竿?

附黃河原詩:

進君途晚

人生在世喜憂半,

繞道旅途難順帆。

若問長壽意何在,

夕陽晚霞百尺竿。

第16節贈詩人武術家王建築

魏榆並州傳詩篇,

網絡書信友誼連。

文才武略君雙秀,

更喜校場心意拳。

注:榆次古稱魏榆。王建築是晉中市榆次區武協主席。

第17節幽蘭

幽穀孤蘭耐暑寒,

自開自落不爭妍。

識曲知音自古少,

伯牙破琴無人彈。

第18節杖鄉未還

風雨染霜心未鈍,

歲月如刀肅青春。

杖鄉未還歌一曲,

高朋聚島共滿樽。

注:寫在青島同學聚會時,已過杖鄉之年,我還在教學第一線代課,老同學都勸我該休息了。

第19節晚年歎息

匆匆碌碌旅途中,

好似流星劃夜空。

星跡閃爍猶可見,

歎我雙腳無留蹤。

高山流水——贈小韓同誌

漫天風雪來俊彥,

冰清玉潔稱小韓。

窮冬教研賢樓上,

深春合影龍泉前。

君懷文才編《黃河》,

我缺誌氣耕民賢。

情深深過神堂水,

義重重於西關山。

注:關山,呂梁山支脈,在山西民賢高中的西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