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甄士隱歸結《真心紅樓》——甄士隱是文章寫作手法的總綱(1 / 2)

鈺報道:《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一回開始大體介紹了石頭和五彩玉以及《石頭記》的來曆以後,著重敘述了甄士隱的家庭情況,描寫了甄士隱夢幻之中結識五彩玉,介紹了和賈雨村的結識情況,解注了《好了歌》。結尾部分,介紹了落難之後的困頓處境和了悟出家的結局。引題並接轉了文本故事的敘述。其後並不見甄士隱的故事,而且這一回也覺得非常迷幻。我很奇怪,甄士隱的存在以及這一回的敘述真正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先生道:當今讀紅研紅者,大題僅僅從脂批之中讀出了將“真事隱”用“假語存”焉,讀出了好就是了的習慣意義,知道了賈雨村封建官吏的奸雄麵目。但是,僅僅讀出這些是不夠的。這一回真正的目的和意義是:

一、甄士隱的存在,正如我的這部《真心紅樓》用鈺報離魂到了大青山下會晤雪芹一般,起到了以魔幻主義圖像,引人故事敘述的引領作用。是全書的引子。

二既然是全書的引子,裏邊的一些人物和故事將涵蓋和引領全書的基本意義的作用。

三、甄士隱確實是“真事隱”;但是,甄士隱還是文章的寫作手法的總綱;甄士隱就是賈寶玉的另稱,是全書的主人公的另外一種存在。

四、這一回的故事既是引子,也是故事梗概。

五、賈雨村是滿清官僚的總括。

六、《好了歌》及解注,是此書的主題思想。

請讓我慢慢解讀了來,並以此歸結本書的解讀。

我們知道,書中主人公賈寶玉是映射了曹頓兼有曹頫的形象。所以,大家可能看到《紅樓夢》中的一個矛盾,就是脂批說道賈寶玉“懸崖撒手”,又說道賈寶玉進了“獄神廟”。所謂“懸崖撒手”,就是說賈寶玉在職任之上果斷離職出家;賈寶玉進了“獄神廟”,則是被枷號抄家蹲大獄。這是顯然的矛盾。這個不能讓現代人理解的矛盾,正是賈寶玉形象是兩個人的具體表現;正是《紅樓夢》尊重事實,不敢“妄加穿鑿”的具體表現。作者為了真實的全麵的記述曹寅家曹頓和曹頫的金玉經曆和曹頓的木石追求,記述曹寅家破敗的結果以及原因,隻能在這種魔幻結構裏,模糊而玄冥的表達。書中曹頓部分的賈寶玉就是那個追求木石之誌,假死出家,懸崖撒手的賈寶玉;曹頫部分的賈寶玉,就是被枷號進人獄神廟的賈寶玉。統合這兩個形象,就是“甄士隱”,一個小鄉宦,被炸供的大火燒的片瓦根絕,投奔封肅(風俗)世故,最後悟道出家,得出了“好就是了”的人生感悟。這正是作者的一生,正是賈寶玉的一生,正是作者此書的主題。“炸供引起的大火”,在上文我已經講過了,曹寅作為康熙的包衣,一個侍奉“真佛”的小和尚,抗腚作揖的為皇帝南巡“炸供”,弄得債台高築,牽連無盡,終至子孫破敗流離。

這樣一樁案子是再明白不過的,就是“皇帝的錢使在了皇帝身上”,但是這個案子被滿清官僚審定成了“葫蘆案”,反倒是強權霸占了“香菱”的薛蟠(康熙雍正一說),根沒事人似的。這個故事,就是曹寅家的真實故事。

甄士隱的故事,就是曹頓兼有曹頫的部分,是整個曹寅家的故事的簡要總結。並以此引入對故事的記述和對主題的剖析,惟其如此才可以起到引入剖析的目的。認為甄士隱的故事與主題無關那是錯誤的,正確的認識甄士隱對於正確的確立作者及其家事的真實情況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這個甄士隱的故事和書中的賈寶玉的故事是一致的,人物經曆是一致的,主題是一致的,人物的最後結果是一致的。特別是,這個故事和曹寅家的現實表現是一致的;而且這個一致性具有唯一性。《紅樓夢》故事映射了康雍年間曹寅家的故事,並以此映射了清貴族統治的荒淫和腐朽;這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其他“學說”,認為是某某人的結論毫無嚴密的邏輯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