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幾個人聚在一起,盯著腦袋上方的骸骨,委員長道:“誰這麼缺德,居然把出家人掛這上邊兒?”
我笑道:“不是誰掛的,是他們自己掛上去的,這叫做不沾凡塵,他們坐化之前會自己想辦法把自己掛在上麵,不能尋求幫助,很多廟裏的僧人都有這個習慣。”
“這不是缺心眼兒嘛,不過想來也正常,出家人本就不是一般人,這種死法也隻有他們自己能懂。”委員長不屑道。
說話間,多裏並沒有看法,他一個人一點點的觀察著這些骸骨,走完一圈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怎麼回事?”委員長撿起手機問道。
多裏再次掃了一圈周圍:“這是一個佛塔,這些僧人也都是最下級的僧侶,下麵應該還有更多屍體。”
“最下級?佛塔?”我嘀咕道:“你是說這裏是一個到插進地底的佛塔地宮?”
多裏點點頭:“肯定是,否則很難解釋上麵發生的一切。”
我思考片刻,如果上麵的那些爭鬥、設計和折磨是為了保護或者發現這裏有一座佛塔地宮,那麼所有的事情都能夠有解釋了,最起碼這能解釋為什麼小舅非要在上麵建造一棟別墅,因為佛塔地宮中的東西遠比古墓裏的更有價值,這些東西在市麵上非常稀缺。
在佛塔地宮的墓葬界有著一種傳說,據說一般的寺廟不會興建這種墓葬規格,或者說是香火不夠鼎盛不夠資格;但凡存在這種墓葬的寺廟在鼎盛時期一定影響頗遠,而能入葬其中的僧侶也絕非一般,在佛學上造詣極高的僧侶才有資格入葬,而有些僧侶可能一輩子都無法享受這種待遇,而有些天生就可以。
佛塔地宮通常有八層,以前也有出土過九層的,但是九層佛塔與八層佛塔至今為止都很難保存,有些學士說不存在九層佛塔,因為有一層是地基。
對於這種墓葬我沒有過多的研究,隻是偶有翻看一些書籍,不過眼前的景象似乎還不足以說明此地是一處佛塔地宮,看上去更像一個祭壇,或者舉行儀式的石室。
三個人繞著整個石室走了一圈,很快我就確定了一點,這裏絕對不可能是祭壇的設施,因為周圍沒有任何舉行儀式的建築,沒有銘文,沒有符號。
這裏的結構跟以往碰見的不太一樣,這是一個類似於盤子形狀的地底空間,並且打造這種建築相當困難,因為必須從頂部往下打穿,而要做到倒佛塔的結構非同小可,越到最下層,所有從承重力會成幾何倍數增長,想來必定是高人所造。
委員長道:“書記,這地方不宜久留,空氣不流通,這裏原本的氣體也不知道是否有毒,咱們的抓緊一點。”
我點頭,又瞄了一圈,決定還是先出去再說,隊伍中有人受傷還繼續探索的舉動看似頑強不可動搖,而實際情況卻是要承擔傷亡的風險,這不是打仗,沒必要那麼缺心眼兒。
抱起巴山猴正準備想辦法離開的時候,忽然腳下傳來一種厚重的摩擦聲,我轉頭一看,發現多裏竟然抓住頂部掛著的骸骨,伸手去拉動那些鐵鉤。
“唉?這……”委員長疑道。
我立即明白,這些鐵鉤一定聯動著岩石中的某些設施,如果沒錯的話,很可能是打開下一層的機關,於是招呼委員長去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別過來!”多裏說著縱身而下。
“有暗箭?”委員長警戒道。
多裏站在地上望著那些鐵鉤道:“這些鉤子能夠打開一個通道,而開啟這個通道必須同時拉動其中至少兩根鐵索,但凡拉錯了,後果不堪設想。”
我知道他說的意思,但委員長一竅不通,於是便解釋:“這是一種拆彈原理,與電影裏不同的是,我們麵對的幹擾線有幾十條,要想打開通道,必須準確的找到正確的鐵鉤。”
“奶奶的,這也太精了,鬼知道該扯哪一根,再說萬一是一根呢,咱們豈不是一拉就遭殃。”委員長道。
他點上一支煙,看上去有點鬱悶,而我卻有了另外一個想法,於是走進去看那些鐵鉤。
幹擾條件通常有一種特性,就是與正確的鐵鉤會最大可能的相似,這些鐵鉤會聯動其他陷阱裝置,但是這裏一動陷阱絕不會瞬間斃命,否則當初建造的時候所有人都會遭殃,所以觸動陷阱之後一定會有相關的事件發生,但離機關啟動還有一段時間,如果時間夠長的話,或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
多裏之所以說必須同時拉動兩根以上是因為這裏的環境,這是一個環形,單項的動力裝置會因為弧度的緣故導致啟動失敗率增加,而且地質常年變化,如果僅靠唯一的啟動裝置很可能在多年之後會直接廢掉,甚至是觸動陷阱裝置,所以必須是兩個啟動開關以上才能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