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滇南蛇蠍》 第八十八章 細奴邏墓(2 / 2)

“什麼意思?”委員長問道。

“金竹王王陵,距今應該有一千多年了,看樣子這裏保存的極為完好,難怪老頭子當年要選這個地方。”小舅道。

我猛的震驚:“金竹王?就是統一六詔的南詔王嗎?”

他微微點頭,然而這對於我來說可是相當震驚的消息;金竹王是小舅當年教我學習曆史的一課,對此我是再熟悉不過了。

傳說金竹王細奴邏是一隻邪龍,屬蒙舍詔和夜郎國混種後裔,是哀牢王族中最牛逼之一,而事實上的金竹王是他的父親,但是這個人的功績遠過其父,如果我的記憶沒錯的話,應該就是他在唐朝統一了六詔,建立南詔國,在漢史和諸多野史中都可以發現這個人的名字。

細奴邏以凶狠殘暴著名,據說為了統一六詔而不擇手段,其治國之策與擴疆之法都是古今罕見的毒辣之計,某些傳說中說當時六詔人不並不是真心一家,而是懼怕細奴邏毒辣手段被迫屈服。

想到這裏我不免有些激動,問道:“那這裏究竟是細奴邏還是他老爸?”

“應該是細奴邏本人,據說金竹王並沒有進祖陵,王室陵墓應該在蒼山和洱海一帶。”小舅道。

幾個人一邊打量四周的古墓裝飾,一邊聽小舅繼續解說:“細奴邏當時屬漢唐刺史官職,據說因為娶了某漢朝官員之女而平步青雲,終身奉五色鳥為神獸,他生平所有的冠飾都配有五色鳥的裝扮,你外公當年提過此事,好像細奴邏的墓葬設計全權由漢人操刀,此人名字我不熟知,不過好像是一位極其厲害的風水大師,這墓葬應該不簡單,都給我把眼睛擦亮堂了。”

“漢唐?難道是張穆山?”我道。

小舅搖頭:“說不準,進去之後就知道了。”

甬道前後都有一道門洞,門洞兩側築有兩樽石質飛鳥獸雕,門洞頂上同樣築有一隻大張著嘴的老虎頭,看上去極為儼然。

我們隨便選擇了一條,因為葬製,這裏的規格應該屬於方形墓葬,無論我們選擇哪一條都沒關係,關鍵是要在過程中尋找到進入中心的甬道;按照身份,陵墓既然是漢人操刀,那麼這座古墓應該是個“回”型結構。

穿過門洞,我們發現穹頂高度逐漸產生變化,周圍的裝飾也出現一些細微的差別,但是並不重要,可能每一節甬道所象征寓意不同罷了,而且墓葬中所有規格個建築都有著它想著寓意,要仔細推敲非把我們累死不可。

這一段甬道很短,兩側牆根處立著一排瓷娃娃,這些瓷娃娃身體很畸形,可能是由於瓷器高度的關係,身體拉的很長,而且笑容中透露著一種莫名的陰邪,主要是因為圓柱體和角度的關係,隻能看到瓷娃娃一半的臉部,頗有些驚悚。

委員長伸手去拿,被小舅一巴掌拍住手臂:“別碰,這些瓷器都是倒立的,可能扣住了什麼東西,萬一有毒你就完蛋了。”

小舅顯得有些嚴肅,但是多裏卻不以為意,直接用手抓住瓷器丟到一邊,我們立即看見瓷器下麵扣著一隻立著的人的手臂,好像是某種祭品。

幾個人退後幾步,委員長立即拔出手槍瞄準,生怕這隻斷手臂突然飛過來抓住我們的脖子,同時道:“媽的,真有!”

多裏又相繼摘掉幾個瓷器,但是瓷器下麵卻出現了不同的事物,有腳掌、頭蓋骨、和一根不知道什麼部位的骨頭,他看了看道:“是一個人被分屍後分別放在不同瓷器裏,應該某種隨葬的寓意。”

“錯,應該是金竹王生前的宿敵,即便不是也是敵對勢力中抓到的俘虜,是古代極刑。”小舅道。

我一邊打量這些事物,一邊道:“傳統葬製中不會有這些設置,應該是金竹王生前要求這樣做的,看來傳說金竹王毒辣確實不假,連俘虜都不放過。”

幾個人隨即繼續往下一道門洞走去,然而這一道門洞卻是一條很長的甬道,而甬道中淩亂的矗立著無數人俑;小舅見狀立即掏出家夥。

我本以為他也帶槍了,沒想到他拿出來的東西讓眾人大跌眼鏡,委員長見他手上事物,不由張大嘴巴吞著口水:“衛生巾?”

小舅尷尬的解釋:“你們這些後輩,祖上規矩都不學,還是讓老子來好好教你們一遍。”

小舅一邊握住沾有血跡的衛生巾,一邊給我們講解老一輩的盜墓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