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已經碎裂,上麵的字跡比較模糊,讓我斷定墓主是範雎的是幾個在曆史十分重要的字眼。
得張祿則安,失張祿則危
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範雎從魏國假死之後便改名為張祿。這個人十分聰明,千方百計取得秦昭王信任,官拜秦國丞相,應該說秦國的統一最關鍵就是這個人。春秋戰國時期,白起大破趙國名將廉頗便是範雎對趙國使用了反間計,從此秦國因為這個人的戰略統一六國。
“石鼓文,小篆的老爹,確實是秦國時期的頌德碑,難道這裏並非沙王所在,跟秦國有關嗎?”小舅道,說著便陷入深思之中。
想了想,一下子便明白了這裏如此格局,如此布置,如此的讓人無法接受。在以前的種種看來,這裏怎麼都應該是一個將軍,可如果墓主是範雎,以他的魄力和智謀,不用說號令三軍,恐怕操縱幾個諸侯國都不成問題。
不對,我突然想到什麼,但是抓不住頭緒,但就是不對。我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一個問題,就發現這種墓葬在當時十分違背常規。如果真是範雎的話,那麼他應埋在山西才對,那裏才是他的家鄉,怎麼會埋入西北荒涼之地?
小舅看我如此琢磨,便一語道破:“你不用想了,是三重關,埋了三個人。”
我如夢方醒,立即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先按下風水不論,此處一定存在鮮卑族首領的棺槨,以我的判斷來說,可能這個地方早就被人選好了。可能早就被人知道這裏有一座地下隱秘之城,於是才有了鮮卑王入葬的決策。
範雎乃一代縱橫家,功成名就之後必將歸隱,因為激起其他六國的仇恨,可能那些心懷複仇的他國子民會找機會暗殺範雎。如此推測,那麼秦國當時也可能將範雎葬在此處,因為秦國本身就來自漠北,說不定這個決定還是範雎自己提出來的。
其次則說將軍墓,將軍墓產生於發現範雎葬在此處之後,為了達到王侯將相的規格,他們建造了一座將軍墓,再把鮮卑王下葬於此。這樣的規格構成了於秦始皇一樣的製式,生要做王,死了也要做王。
從風水角度來判斷,這種隱龍穴位恰巧是這種規模的最佳選擇,完全是瞌睡遇上枕頭,完美至極。
我和小舅幾乎大笑出來,三個家夥合葬一處古今罕見,且不說當中的冥器價值,單憑這種墓葬規格足以轟動全球。但更多是給我震驚,我無法想象提出這種想法的人究竟怎樣的一個人,更加無法想象這座埋葬於沙漠之底的古城充滿了多少曆史價值和考古價值。
“三重關隻存在於傳說當中,隻有天人才能享此待遇,一般的王侯根本沒機會接觸,如今讓偏安一隅的鮮卑王占據,他老人家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小舅一邊說著,一邊得意的笑。
多裏並不參與我們之間的對話,在他看來除了他要找的東西之外,這裏的任何一切都與他無關,對於金錢和名譽似乎一點都不感興趣。我上前一步對他說道:“高興一下?”
多裏滿臉莫名的看著我,看了看又轉頭伸手去摸石碑,我又說道:“你知道我們發現了什麼嗎?”
他搖了搖頭,我接著道:“我們發現了銀行和cctv!”
“跟我沒有關係,我也不想跟我有關係,你們需要是你們的事,與我無關。”多裏淡淡的說道。
我不禁啞然,這家夥難道是和尚嗎?六根這麼清靜。小舅招呼我不要再去煩他,領著我去證實一件關鍵性的東西。
在探燈是搜索下,一道階梯鋪在岩石中央,直通一座石屋。三人破門而入,立即就看到石屋內的左右各站在兩個巨大的石雕人像,一文一武立於兩側,中間則有八個跪著朝拜的石人麵朝一個巨大的棺槨。
我忍不住與小舅擊掌,剛要準備找個方式發泄一下喜悅的情緒,卻被小舅捂住嘴巴,方才明白不能發出太大的動靜。
“發現歸發現,要想動這裏的東西,先把玉璧找到再說。”小舅斥道。這句話無異於你發現了一堆金子,然後老大叫你去拿旁邊的石頭,一下子我被拉回了現實。
正要拿出相機拍下照片,就在對焦的時候,突然一個黑影從鏡頭前閃過。我條件反射的後退幾步,手忙腳亂的抽出匕首,四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