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手下西涼鐵騎三十萬,手下也是有不少文臣武將,以自己現在的狀態根本就不可能硬拚。
殺一個董卓容易,可是這三十萬西涼鐵騎不好控製,一旦生變,在鐵騎麵前任何的謀略都將會是虛妄。
而曆史上王允連環計殺了董卓以後,哪怕他有呂布在手,卻也是被西涼大軍打的落花流水,最後獻帝被劫,王允自己也身死。
“陛下,您在想什麼呢?王師呢?”
劉辯正在沉思之時,唐姬笑著走了進來開口詢問道。
“原來是唐姬。”劉辯嚇了一跳,當看到是唐姬以後,這才鬆了口氣。
他還以為是呂布帶著人闖了進來呢。
劉辯沒有隱瞞唐姬,將自己要離開洛陽的想法告訴了唐姬。
“陛下,離開洛陽雖然可以逃脫董卓的魔掌,可是祖宗之業豈可輕棄?況且以董卓在洛陽的勢力,他怎麼會讓陛下離開洛陽?”唐姬看著劉辯然後開口說道。
顯然對於劉辯的這個主意,她還是有些顧慮,並不是很讚同。
“祖宗之業,不可輕棄,可是若是留在洛陽,這祖宗之業,恐怕最後也會落入他人之手,離開洛陽,他日複興天下,定能在現大漢輝煌。”
劉辨看著唐姬開口說道,如今諸侯林立,他們兵權在握,自己哪怕是除掉董卓,也還會有其他人,最終也難免淪為如曆史上漢獻帝一般的傀儡。
而自己離開洛陽,利用自己皇帝的身份,他日中興大漢,指日可待。
“可是陛下,離開洛陽絕非易事,況且陛下離開洛陽以後打算去何處呢?”唐姬再次擔憂道。
劉辯當然也清楚這一點,但是隻要好好謀劃,離開洛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他連離開洛陽都做不到,那麼也就別談什麼留在洛陽可以對付董卓這幾十萬大軍了。
“這個唐姬你放心,朕自會好生謀劃,至於去何處,朕打算去並州。”劉辨想了很久後開口說道。
“並州?陛下,並州乃苦寒之地,就算離開洛陽,陛下為何不去中原河北,或者是荊襄之地呢?”唐姬不解劉辯為何會選擇並州。
“並州刺史丁原已死,此時的並州已是無主之地,朕入主並州相對也會容易些。”
“再者並州之地多盜匪頗多,若是朕殲滅盜匪,一來可以收獲民心,二來可以加以利用阻止軍隊。”
“最後則是並州之地,離司隸隻有一河之隔,到時候,朕傳旨各路諸侯討董,董卓一敗,朕隨時可以拿下關中!重新掌控洛陽!”
劉辨將自己選擇並州的原因告訴了唐姬。
“陛下既然已經有了如此打算,那麼臣妾也就放心了,陛下去哪裏,臣妾便去哪裏。”
唐姬見劉辯分析的很是在理,便也不在多說什麼,留在洛陽會是什麼結果,其實她心裏也清楚。
不過現在唐姬擔心的便是,離開洛陽之事了,董卓肯定不會同意。
劉辯也同樣清楚離開洛陽的難處,而且自己不能這樣匆匆離開,否則離開洛陽也無濟於事。
劉辯已經為自己的以後指了一個方向,剩下的就是謀劃了,也是最難的一部分。
因為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一個不小心,最後恐怕也會落的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夜漸深,劉辨卻絲毫沒有睡意,不過劉辨並不知道的是,董府也同樣如此。
陳留王劉協,也同樣一夜未歸的在董卓的府裏。
次日朝會,劉辯本以為董卓會有什麼行動,可是卻發現,這次朝會董卓出奇的安靜。
不過劉辯看到董卓那一反常態的樣子倒是有些不安,特別是董卓那笑容。
劉辯知道,或許這將會是暴風雨的前夕,看來自己也要加快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