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一件發生在黃河邊上的怪事吧。
在老開封城靠近黃河的地界有個三條河形成的三岔河口,三水顏色分成黃、黑、清三色互不相攪。
據說在古代黃何泛濫,竄到開封,是大禹治水時將黃河阻擋回了山東,在這三岔河口的河底放置了一把寶劍,這把劍就叫“分水劍。”
建國初年,三岔河口沒有橋,隻有一個古渡口,叫三岔灣子,人們想過黃河,必須得在這裏乘船。
當時有一個老船工,姓白,人們管他叫白老鬼,是三岔灣子的老河工,每天天不亮就撐船渡人,在黃河邊幹了幾十年,也不知道渡了多少人,從來沒有出過任何事情。
那年夏天來了個南方人,五十多歲,個頭不高,黑瘦黑瘦的,背著個包袱,顯得很精明,每天來到這裏都會點名坐白老鬼的船過河,在河的兩邊來來回回的,還從包袱裏拿出一個羅盤四處測量,這一來二去就是好幾天。
轉眼又是一個大清早,他來到渡口邊坐上了白老鬼的船,還是要到河對麵。
在船上,他看著一邊看著羅盤,一邊看著腳底下的船假裝不經意地問道:“白師傅,您這船有些年頭了吧?”
白老鬼說:“可不是嘛,我這船是祖上留下的,打清朝就有了,那時可是專門給清政府在黃河捉煞起屍的鬼船,厲害著呢。”
那人一聽眼珠子轉了轉,說:“您這船我挺喜歡的,要不您開個價,賣給我吧。”
白老鬼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不賣。”
第二天那人又來了,還是要買白老鬼的船,出的價錢很高,白老鬼說這船是祖業,不能賣,還得靠他養活一家老小呢。
直到第五天,那天出了五倍的價錢非要買船,甚至願意拿一箱子的金銀珠寶來換。
當時白老鬼就動了心思,為什麼他死活非要買我的船呢,而且從他這些日子裏的所作所為來看,這裏頭肯定有貓膩,我得弄明白了。
那人也是急了,直接說:“幹脆你說吧,你要多少錢或者什麼東西,隻要你能開口,我全給你弄到。”
白老鬼就說了,既然話說到這個份上,我也挑明了告訴你吧,如果你不說出真正目的,出多少錢我也不賣,好處不能歸你一個人!
那人一看也糊弄不過去了,幹脆交了實底。
原來在南方有一種術士,打娘胎裏出來就被關在一個門窗封閉的暗室裏,出生就不讓見著光亮。
等過了一百天,這個孩子的眼晴異常明亮,可以在黑暗中看東西看的很清楚,以後再由師傅傳授識別寶物和收集寶物的本事。
學成後無論埋在地下的,還是沉於水底的寶物,他們都有辦法找到,然後用法術取到手。
他們到全國各地去搜尋寶物,這就是江湖上流傳的“憋寶人。”
而這個人就是個會憋寶的“南蠻子”,他在三岔河口找到了這柄分水劍,就是專門來憋寶的。
但是他發現水底有老龍護守,圍成水牆,他根本就接近不了這柄分水劍。
雖然他有法術,讓他犯愁的是缺少一件法器相助,使他無法攻入水牆。
這件東西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一要年深日久,吸收了日精月華有了靈氣,二要經常與人接觸沾有了人氣,三要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煞氣,去壓製住裏麵按不幹淨的東西,從而攻破老龍設置的水牆,三者缺一不可。
白老鬼一聽恍然大悟,他手裏的這條船,正好滿足所有的條件,但是這分水劍有什麼用呢?
那人就說了,此劍應為天下獨一無二之寶物,它有三絕,一絕是能使渾水變清,二絕是能使鹹水變淡,三絕是能控製河裏的水位,防止洪水泛濫,你說這是不是無價之寶?
白老鬼直接聽傻了眼,那人接著說:“事情你都知道了,要取分水劍沒有你這船不行,另外我還需要一個助手,我也不找別人了,隻要你幫我取到分水劍,將來有多大好處,咱們倆人二一添作五平分,到那時你就發大財了,你幹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