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中“虎I”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和其它裝備,在對手心中樹立了不可戰勝的神話、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虎I”裝備的88mm炮威力巨大,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的對手,它那厚重的裝甲使它幾乎堅不可摧。1944年7月,506重型坦克團第三連的虎式坦克在3,900m的距離上擊毀了T-34坦克。“虎I”最大的缺點是它的後部防護和發動機——它需要持續的工作,否則一旦熄火就很難啟動。虎式坦克的重量限製了能通過的橋梁,另一個缺點在於以液壓操作的炮塔機件轉動的十分緩慢,炮塔可以人工轉動,除了在對角度的微調外,極少在戰場上做如此的動作。
美國的M4中型坦克是二戰中後期的著名坦克,也是二戰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之一,總生產量達到了49234輛,在二戰後期的坦克戰中,M4坦克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因而在世界戰車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M4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門M3式75mm火炮,可以發射穿甲彈,榴彈和煙幕彈。在M4係列的各種改進型車上,共裝有4種不同型號的發動機,變速箱為機械式,行動部分采用平衡式懸掛裝置,每側6個負重輪分為3組,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
M4坦克的型號十分繁雜,僅美國官方公布的M4係列改進型車,變型車,和實驗型車就有50多種。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這6種型號的改進型車,主炮有75mm,76mm,90mm,105mm。
M4的火力雖略顯不謝爾曼的長處在於可靠性高,易於維護和用途廣泛。有的在炮塔上加裝60管4.5英寸火箭發射器(M4管風琴);有的加裝噴火器成為噴火坦克。還有的將其主炮改為105毫米榴彈炮,加強軟殺傷能力。大戰後期則以生產裝備76毫米長身管高初速主炮的M4A3為主。而其主要缺點是火力、裝甲防禦力與德、蘇著名中型坦克相比,有相當的差距。它的汽油發動機周圍裝甲防護尤其不足,和德軍對手對壘時極易中彈起火。因此美軍給它起了個外號——“Ronson”,一種名牌打火機(其廣告詞:一打就著,每打必著)。
M4謝爾曼並不是二戰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其巨大的裝備數量加上蒙哥馬利、巴頓等名將精明的運用,使它在盟軍的武器裝備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巴頓將軍指揮下的美軍裝甲師主要裝備就是M4坦克,它們在諾曼底登陸以後的曆次戰鬥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1945年春,美軍有16個裝備有M4中型坦克的裝甲師參加了對柏林的總攻。
足,但它的堅固,可靠和耐久性卻享譽軍界。在整個大戰期間,M4成為美軍坦克力量的骨幹。由於美軍不像德軍和蘇軍那樣裝備了重型坦克,M4有時也得權充重型坦克使用,盡管它並不能完全勝任這個角色。
Churchill(丘吉爾)步兵坦克是英國的最後一種步兵坦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生產數量最多的一種坦克,總生產量達5640輛。Churchill坦克是取代MatildaII(馬蒂爾德)的步兵坦克,研製代號為A20。但是在研製過程中,英國發現A20樣車還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於是,1940年7月,沃克斯豪爾汽車公司接受了研製A22步兵坦克的合同。並於7個月後製造出第一輛樣車。1941年6月,第一批14輛生產型坦克交付英軍,接著就開始了大批量生產,並命名為Churchill步兵坦克。
Churchill步兵坦克,共有18種車型,其中主要的是I-VIII型。該坦克的裝甲比較厚,和二戰期間的其他坦克比,屬於防護力較好的。Churchill步兵坦克於1941年到1952年間在英軍中服役。愛爾蘭,印度和約旦等國的軍隊也使用過這種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