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太陽為我們工作(3)(1 / 3)

開發利用太陽能的現狀也很令人鼓舞。手表、立體聲音響裝置、打字機、通話器等都已利用太陽能;太陽能電視機、通風機、路燈、泵等也將投入實際應用。白天儲存太陽能、晚上利用太陽能的庭園走道照明燈,1988年的銷售量超過100萬件;帶有太陽能電池的計算器,目前的營業額已達10億美元。

各種各樣的太陽能器具更是琳琅滿目,不斷推出新產品。

用戶對太陽能裝置的需求量正以每年15%~20%的速率增長,偏僻地區需求量的增長幅度更大,達40%~ 50%。

十多年前絕大多數人還沒有聽說過太陽能電池這個詞兒,可它現在已擁有迅速發展的真正市場,1992年的產量達到579萬千瓦,是15年前的26倍。太陽能工業正在越過它不成熟的階段向前發展,前途光明,崛起近在眼前。

1978年5月3日,美國舉行了一次以開發利用太陽能為主旨的“太陽日活動”,有2000萬人參加。過了一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宣布,到2000年,美國要把太陽能在能源構成中的比重提高到20 %。現在,這項保證已經成為過去,由於石油價格的下降和政府支持政策的改變,卡特盲目樂觀的開發利用太陽能的計劃沒有成為現實。

但是現在情況正在起變化。美國的太陽能研究不斷取得進展,成本的降低和技術上的突破使更多的用戶開始用得起太陽能,再加上太陽能在保護環境方麵的巨大好處,使主張利用太陽能的人大受鼓舞。在不久前進行的一次全國性調查中,過半數的美國人認為今後10年使用最多的能源是太陽能和核能。1989年,太陽能發電量在美國的總發電量中隻占千分之一左右,而根據最近的進展,到下個世紀初,這個比重有可能提高到1%,目前美國的發電能力是6億千瓦左右,1%就是600萬千瓦,大約可以滿足300多萬人用電的需要。

缺乏能源資源的日本,一向十分重視太陽能的開發利用。

它製定了著名的“陽光計劃”,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研究開發太陽能技術,在太陽能材料、太陽能發電等方麵都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就,現在已經是世界上生產和銷售太陽能裝置最多的國家。專家們認為,對於國土資源短缺的日本來說,最經濟實惠的辦法是在住宅屋頂上鋪設太陽能電池,建造這類樣板房的“陽光計劃”正在實施之中。據說,到2000年,日本將能通過太陽能發電解決本國能源需求的10%。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利用太陽能發展偏遠地區通信事業的先驅。它現在已將20萬千瓦的太陽能電力用到電話通信中,今後將有更多的太陽能電力被用來發展光纖通信和數字通信。

太陽能電力已經成為澳大利亞電信業的可靠組成部分之一。

不少發展中國家也很重視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印度正在大力開發太陽能,並且建成了自己的太陽能熱電站;巴基斯坦希望在今後幾年內,使兩萬個村莊實現太陽能化;利比亞有30%的居民用太陽灶做飯;非洲和拉丁美洲有許多國家用上了太陽能排灌機械;沙特阿拉伯正在建設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工程……在太陽能的開發利用上,我國起步比較晚,但進展比較快。北京、上海首先成立了太陽能研究所,在太陽能開發研究上有不少發明創造。到1984年,我國已有從事太陽能開發研究的單位160多個,專業科技人員3000多人,生產太陽能設備的工廠百餘家。許多太陽能的開發利用項目已經由研究試驗逐步走向推廣應用,並且取得了良好的節能和經濟效果。

太陽能熱利用是當前太陽能利用的主要方麵,我國許多地方已用上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太陽房、太陽能幹燥器、太陽能製冷機、太陽能蒸餾器、太陽爐等等,是目前使用太陽灶和太陽能熱水器最多的國家。

我國從50年代開始研究太陽能電池,首先研製成功的是矽電池,並於1971年3月第一次用到我國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上,在太空中運行了8年3個月。以後太陽能電池逐步推廣應用到航標燈、鐵路信號燈、割膠燈、黑光燈、電圍欄、氣象通信、電視差轉台、旅遊船、鍾表、台燈、蒙古包照明等許多方麵。我國自行設計安裝的功率為10千瓦的太陽能實驗電站,已分別在甘肅榆中縣、西藏草吉縣和北京大興縣建成。5個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合資企業,年生產能力可達5000千瓦。

有關專家估計,1年裏投射到我國陸地上的太陽能大約是1億億千瓦小時,相當於12萬億噸標準煤。同如此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相比,我國目前已經開發利用的那一點點太陽能,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當然,不光中國,全世界的情況也是如此。無限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同它作為生產能源對人類所作的貢獻相比,前者是那樣的大,後者是那樣的小,實在不成比例。有的人這樣說,太陽能的利用,現在還處於上世紀末石油所處的狀況。在本世紀,石油用了65年的時間,終於取代煤炭成為能源舞台上的“第一號角色”。可是,在今後的60年或70年內,太陽能的開發利用,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經濟上,是否也能取得像石油在本世紀所取得的那樣顯赫的成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