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武器與彈藥
輕武器的曆史可以從最初的手炮延續到導氣式突擊步槍,沒有這些發展和改進作為基礎,現代機槍將不可能誕生。因此在討論機槍的曆史之前,我們首先回顧一下軍用輕武器——尤其是肩射武器的大致發展史。
一、輕武器的推動
武器史的研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對於輕兵器尤其如此。有人認為是兩點原因造成了這一事實:首先,直到20世紀初期為止,幾乎沒有人關注過輕武器的演化史;其次,沒有曆史學家就武器在世界曆史中的地位做出過闡述。結果,輕武器發展的早期記錄和文獻如今非常罕見,因此也就很難確定某些進步和發明誕生的具體時間。另外一個問題是這一演化過程並不完全是直線發展,也就是說,武器技術的發展並不是按照一個技術進步引發下一個進步這樣進行的。輕武器的曆史是全世界各處的發明家、槍匠和鐵匠們各自按自己的想法打造武器而最終彙集而成的。有些發明幾乎是在幾個國家同時發生,而有些發展不過是在先前的型號上做出的改進。考慮到輕武器曆史的複雜性,此處的目的並不是想給出一份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詳細研究,而把關注重點放在輕兵器發展史上最重要的進步和發展方向上。這些發展促進了現代機槍的誕生,從總體上來說對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火藥的發展
自人類出現後發生的最早戰鬥開始,人們就在一直使用威力在當時盡可能大的武器。首先出現的是棍棒,然後是矛,直到劍。很自然的人們希望避免手對手的格鬥,進而尋找一種可以代替肌肉的技術,這導致了人力投擲武器的產生。首先出現的是標槍和投石機之類的武器,這一發展中的一個大飛躍是弓箭的出現。
箭術在公元11世紀到15世紀曾盛行於歐洲。弓箭的有效射程比矛遠得多,長弓後來在戰爭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弓箭也是有缺陷的:射手的肌肉力量總是有限的。而盔甲技術的進步意味著為了穿透騎士的鐵盔甲需要新的武器。
火藥(木炭、硫磺和硝酸鉀的混合物)的發明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對人類活動產生的影響極其重大,幾乎沒有其他的發明可以與之相比。火藥改變了過去一切武器的形式,是武器發展史上的一個革命。盡管在何時何地誕生的問題上還有待爭論,但幾乎可以確認早在公元前9世紀中國就有人知道了火藥,當時它被用於煙花、爆破岩石和其他有用的目的。然而把火藥應用於戰爭則是中世紀末期的歐洲人,有曆史學家認為歐洲人是在公元13世紀從蒙古人手中首次獲得了火藥。火藥傳到歐洲的準確時間沒有可靠的文獻記載,我們知道首次提到火藥的記載是1242年聖方濟各修道士羅傑·巴肯在一份名為《論藝術和自然的神奇力量》的文獻中。不管歐洲人到底是什麼時候知道火藥的,火藥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是把中世紀和現代社會聯係起來的一個主要因素。火藥被應用於武器導致了這些武器在本質上發生了巨大變化,並進一步影響了戰爭的發展。
火藥被首次作為武器使用的時間也存在爭論。一些人認為是一位德國修道士:布賴施高縣弗雷堡的貝托·施瓦茨神父,更為人熟知的綽號是“黑貝托”,在1320年偶然發明了第一支槍。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是這位修道士有一天把硝石、焦炭和硫磺的混合物放在一個研缽裏麵搗,結果混合物發生了爆炸。據說由此啟發了貝托發明一種以火藥為動力從封閉的管子中發射的投射武器。這是個奇妙的故事,但大多數曆史學家認為沒有證據表明這是真實的史實,甚至有些曆史學家認為“黑貝托”本人和他著名的發現一樣也隻是一個傳說而已。不過有證據表明在14世紀中的前25年,火炮就已經出現了。
三、火炮的發展
火炮首次有記載的曆史出現在華爾特·德·米利米特於
1326年給年幼的愛德華王子,即後來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的一篇名為《論國王的義務》的文章。米利米特的這份手稿中有一張手繪圖,看上去毫無疑問是一門火炮。第二年,弗洛倫斯市的編年史上出現了間接提到為城市防禦生產和購買黃銅火炮和鐵製彈丸的記載。
在戰場上使用火炮的首次有記載的記錄是在1327年8月的維爾德爾戰役中,在愛德華三世指揮下的勝利方英格蘭人使用了這種被阿伯丁副主教巴伯稱為“Crakvs of war”的武器對付蘇格蘭人。在這一時期還有一些其他的有記錄的火炮使用記載。日耳曼人在1331年弗留利地區斯韋德爾城包圍意大利人的戰鬥中使用了火炮——或者按意大利人的說法:“Vasa escioppi”。從這以後,有多次出現的明確記載表明火炮和火藥開始在武裝衝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使用次數也不斷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