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鬼樓傳說一(1 / 2)

其實我就是當年鬼樓探險的四個人之一,幾年以來,阿昌的事情一直是我們三個人陰影,是我們誰也不願提起的回憶,我們一直生活在深深地愧疚和自責當中,盡管那晚的行動是阿昌提議和一手策劃的……

我們都覺得如果當時我們的好奇心不是那麼強,不在酒桌上跟著他著瞎起哄,阿昌一個人肯定是不敢去的,那樣的話,阿昌就不會被嚇瘋,而我們,也能繼續做一個單純而又快樂的無神論者……

今天把這些東西寫出來的目的是想要勸戒那些和當年的我們一樣,對神鬼怪異的事情充滿好奇心的人,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去觸碰那些我們當前的科學所無法解釋的東西……

先說下這座鬼樓的來曆:小村裏以前有個叫老四的人,這個人小時候命苦,父親早早的就死了,母親怕孩子們受委屈,所以一直沒有改嫁,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拉扯四個孩子。

那些年吃糠咽菜,親戚們怕來借錢,都躲得遠遠的,孤兒寡母,日子有多苦就不用說了。

兄弟四人長大以後,老四的三個哥哥都沒什麼本事,老老實實的在家務農種地,而這個老四就不簡單了,14歲就跟著村裏的人到城市裏做建築工人,因為頭腦靈光,踏實肯幹,又能吃苦,很得老板的賞識。

老板覺得讓這個小家夥幹體力活有點屈才,就讓他跟著看圖紙的師傅學看圖紙,別看小家夥歲數小,但是聰明好學,一點就透,師傅也很喜歡他,所以幾乎是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短短幾年的光景,老四跟師傅學全了手藝,那時候好像看圖紙挺來錢的,老四在這幾年裏賺了不少錢,衣錦還鄉。

那時候農村還窮的不行,幾乎沒什麼副業,家家戶戶就是指著那幾畝莊稼穿衣吃飯,老四家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好不容易幾個兒子長大掙錢有了點積蓄,給三個個大的娶媳婦又欠了一屁股的債。

那年頭交通不方便,老四幾年都沒有回家,一家人相見都是抱頭痛哭。

第二天,老四替家裏把債都還清後,又去縣城買了許多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給家裏用,還買了好多肉,一家子歡歡喜喜的包餃子,吃團圓飯,三個哥哥臉上有光,老太太看小兒子出息了,更是樂的合不攏嘴。

老四發財歸來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就在個不大的村子裏傳開了,人們都說老四母親的苦日子終於到頭了,能有這麼個出息的兒子,以後的福是享不清了。

可是天意弄人,老四回來不久老太太就得了一種怪病,要說起來這也不能算是病,因為老太太哪也不疼,哪也不癢,隻是突然喜歡上了吃泥土,尤其是那種曬幹的粘土,我們這邊叫膠泥,曬幹以後很硬,而且是一片一片的,老太太吃那東西就像吃餅幹一樣,卡巴卡巴的還帶聲音。

開始是茶餘飯後當零食吃,兄弟幾個也沒當回事,就是勸勸老太太別吃太多了,吃了對人好不好的。

沒想到老太太卻說以前不知道這東西這麼好吃,越嚼越香,還說讓幾個兒子也嚐嚐。

老大看母親吃的這麼香甜,還真就忍不住就拿起一片嚐了嚐,放在嘴裏隻嚼了兩下就跑外麵吐出去找水漱口了。

老大說除了一嘴的土腥味,啥味也沒有。

可是老太太卻說好吃,後來幹脆連飯也不吃了,就拿那東西當主食,誰攔也攔不住,要是不給老太太吃,老太太就哭著撞牆。

兒子們看著不是個事,就請來好多大夫給看,大夫們也看不出來是個什麼毛病,後來老四還帶著母親去醫院裏照片子什麼的,也一切都正常。

幾個兒子無可奈何了,隻能由著老太太吃膠泥,總不能讓她老人家餓著吧。

就這樣,在之後的日子裏,老太太除了喝水之外,什麼東西也不吃了,整天抱著塊膠泥,哢嗤哢哧的啃。

慢慢的,老太太的肚子越來越大,人卻越來越瘦,一個月光景吧,好端端的一個老太太竟然駕鶴西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