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出生的時候,古什蘭還處於邊境地區。托馬斯的父親彼得·傑弗遜(PeterJefferson)是一個性情溫和的富裕農場主,他是當地的土地測量員。托馬斯的母親出生於弗吉尼亞州最有聲望的家族之一。
傑弗遜長得又高又瘦,臉上長著雀斑,頭發黃中帶紅。他是美國曆史上才華橫溢的人物之一。在30歲之前,他已經學習了6門語言、法律、數學、科學和哲學;他是自學成材的建築師,設計了不少世界上最漂亮的住房;他是發明家,設計了美國的貨幣係統;同時,他還是出色的音樂家。
26歲時,傑弗遜通過選舉進入了弗吉尼亞州議會。令人奇怪的是,他並不是一個出色的公共演說家,因此,他寫了很多信和文章來代替演講。這些信和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於美國殖民地和英國之間日益增長的矛盾,其中一篇的內容是傑弗遜所稱的“美國人的權利”的問題。這篇文章使傑弗遜的名字傳遍了整個北美殖民地。他反對英國政府的態度如此強硬,以至於英國政府宣布他為叛徒,一旦他被抓住,就會被絞死。
1772年,傑弗遜和瑪莎·斯凱爾頓(MarthaSkelton)結婚了。3年之後,他被選進了大陸議會。由於善於寫作,他被指定為獨立宣言的撰寫人。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傑弗遜是弗吉尼亞州議會的第一名成員,然後任州長。他為了通過一項保證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而辛苦工作。這一法案是美國曆史上同類法案中最早的一個。
獨立戰爭結束後,傑弗遜為駐法國公使。當新的聯邦憲法通過、華盛頓當選為第一任總統後,傑弗遜被任命為國務卿。
從一開始,傑弗遜就擔心合眾國有一天會演變為獨裁政體。他全身心地相信,全體民眾應該而且可以管理他們自己。由於在邊境地區長大,傑弗遜希望美國成為一個需要很少法律的國家。他相信,隻有受過教育的公民才能夠保護這個新生的民主政體。同樣,他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應該至少上到三年級。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這算不上接受多少教育,但是在傑弗遜時代,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接受過任何教育。
華盛頓的財政部長亞曆山大·漢密爾頓同傑弗遜一樣強烈地熱愛著這個國家。但是他不同意傑弗遜如何使政府成為好政府的觀點。他讚同英國的政治體係,即由國王或者一個至少是終身製的總統作為最高領袖的政治體製是最好的。每個人都由衷地認同漢密爾頓的觀點。但是,傑弗遜堅信,按照漢密爾頓的觀點,合眾國最終會變為獨裁政體。而漢密爾頓認為,傑弗遜的觀念將會導致暴民統治。
開始,傑弗遜不想成立一個政黨,但不久,擁護他觀點的人擁戴他為領袖,這些人被稱為共和黨(幾年之後,這些共和黨人自稱為民主黨人)。同意漢密爾頓觀點的人被稱為聯邦黨人。沒有人刻意設計,但這成為美國政黨製度的開端。
華盛頓總統在更多的時候同意漢密爾頓的觀點。華盛頓第一任期結束後,傑弗遜辭職返回到故鄉弗吉尼亞。
當華盛頓拒絕擔任第三任期總統之後,約翰·亞當斯當選為總統,而托馬斯·傑弗遜當選為副總統。亞當斯屬於聯邦黨人,傑弗遜則屬於共和黨人,這種混合組合方式的產生是因為撰寫聯邦憲法的人沒有意識到政治派別的問題。他們的計劃是,讓獲得最多選票的人當總統,讓選票得數為第二的人擔任副總統。後來,聯邦憲法作了修改,規定總統和副總統應屬於同一個政治派別。
亞當斯隻擔任了一任總統,之後,傑弗遜當選為總統。由於他認為國家應該盡可能地以低成本運轉,所以他對陸軍和海軍進行了裁軍。同華盛頓不同,傑弗遜從不穿瀟灑漂亮的製服,他也不乘坐由很多馬拉著的四輪車,隻是以步代車或者騎馬。
這個時候,法國宣布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片廣袤的未知土地為法國所有。在新奧爾良,法國控製著密西西比河河口兩岸的地區。這意味著,如果法國人不想讓美國的船隻出入的話,它可以隨時關閉河道。但是這條水道對於阿拉巴契亞山以西的美國定居者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1803年,傑弗遜決定從法國手中購買新奧爾良。出乎他的意料,法國的帝王拿破侖竟然同意出售從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脈的整個路易斯安那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