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不可不知的神秘現象(4)(1 / 3)

1948年12月27日22點30分,一架DC-3大型民航班機,從舊金山機場起飛,途經百慕大海域上空,此時,地麵指揮係統聽到機長驚詫地說:“怎麼回事?為什麼都在唱聖誕歌啊?”12月28日淩晨4點30分,地麵指揮係統接到DC-3班機的報告:“接近機場,燈光可見,準備降落。”機場做好了接受著陸的各項準備。然而,人們並沒有看到DC-3降落,短短幾分鍾,這麼一架大型的客機,機組人員和全部乘客瞬間消失了……

1962年1月8日,美國空軍第三十四中隊一架P2V電子偵測機連同13名機組人員神秘失蹤。1987年3月29日,美國空軍F-104J戰機的試飛員深度昏迷,漂流在百慕大海域上。2003年10月,一對父子連同他們的漁船在這片海域神秘失蹤。

不斷發生的怪事讓“百慕大三角”成了科學的悲哀、揮之不去的魔咒。人們試圖揭開它的秘密,然而,幾十年過去了,研究僅僅停留在幾種假說的程度。

磁場說。在百慕大三角的海難和空難中,羅盤失靈是最具共性的現象,因此人們猜測這個區域或許有一個強大的磁場,同時失事的時間多在陰曆月初和月中,這是月球對地球潮汐作用最強的時候。

黑洞說。黑洞是一個天文學概念,晚期的天體恒星可以產生高磁場,這種磁場會使天體本身集聚,同時以強大的磁場力吸附周圍的星體,產生空洞現象。這種空洞可以吸附一切物質,百慕大三角的神秘事件很像空洞現象,能讓物質頃刻間變得無影無蹤。

水橋說。有人曾經在太平洋東南部的聖大杜島沿海,發現過百慕大失蹤船隻的殘骸。人們據此判斷,百慕大三角海底應該有潛流。這個潛流力量巨大,它是平靜的海麵下隱藏的殺手。海難產生於上下兩股潮流發生衝突的時候,船的殘骸會被潛流推向遠方,人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找不到失蹤船隻的原因。

近年來,科學家們認為百慕大三角的失蹤事件可能與海上惡劣的自然天氣有關,比如颶風、雷暴和閃電。然而這些僅僅是猜測,沒有實際數據可以作為證據。還有的認為是飛機或艦船的指揮人員造成了事故,或者是人為因素加上惡劣的天氣抑或機器的故障造成的。

百慕大的海水依舊蔚藍,人們探索的腳步不曾停止,相信有一天百慕大三角的神秘麵紗終會被揭開!

“大洋之舌”上的洞口探秘

巴哈馬藍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洞穴,安德羅斯島及其周圍水域因它而聞名世界,世界各地的潛水愛好者也對它極度追捧。那麼,這個天然洞穴是怎麼形成的呢?它為何被淹沒在海底之下?潛水愛好者為何如此喜歡它呢?

所謂的“藍洞”實際上就是呈藍色的充水洞穴和孔洞,是一種下陷的地貌。藍洞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內陸藍洞,一種是海洋藍洞。內陸藍洞是指內島上的下陷洞穴,而海洋藍洞指的就是淺水區水下洞穴,巴哈馬藍洞就屬於後者。

巴哈馬藍洞位於巴哈馬群島安德羅斯島附近海域。安德羅斯島是巴哈馬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在它的東側有一條被稱為“大洋之舌”的深長水道,巴哈馬藍洞的入口就在這條水道上。巴哈馬藍洞全長800米,外觀看起來像是隻張大嘴巴的海豚,而洞中則布滿了形狀各異的鍾乳石和石筍,洞壁上還長滿了各種海綿,各種各樣的熱帶魚自由自在地穿梭其間。

藍洞的整個洞穴都被淹沒在水下,直通大海,時常有洶湧的潮流出入洞口。漲潮時,藍洞的洞口出現一個旋渦,附近的海水都被吸了進去;落潮時,不斷有蘑菇形的水團從洞口噴出。因此,巴哈馬人稱藍洞為“沸騰洞”或“噴水洞”。由於總是受到漲潮和落潮的影響,藍洞的洞口幾乎沒有安靜的時候。因此在漲潮和落潮時潛入該洞穴是非常危險的,潛水員如果想要進入該洞,就必須在漲、落潮交替之間的短暫的時間內入洞,出來的時候也要選在同樣的時機才能出來,一般這個短暫的“平安”時間隻有20分鍾。雖然大家小心翼翼,不過還是有幾位潛水員在進入了這個藍洞後,再也沒有出來——因耗盡了氧氣而喪生於洞內。

當地一些人堅信,藍洞內生活著一隻叫做“拉斯卡”的怪物。這種怪物有鯊魚一樣的體積,和鯊魚一樣鋒利的牙齒,但是它的身子卻像章魚一樣,有許多感覺靈敏的觸腕。每當拉斯卡用觸腕把食物拖入海底的巢穴內慢慢享用的時候,洞口就形成了旋渦,旋渦附近的東西全都被卷入了洞中。至於洞口噴出的水團,則是拉斯卡吐食物殘渣引起的。

其實,巴哈馬群島是由石灰岩(巴哈馬群島的石灰岩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厚的石灰岩)組成的,這些石灰岩大約或形於1.3億年前。石灰岩的一部分露出海麵,一部分則浸在海下。大家知道,石灰岩較易被雨水、流水侵蝕。因此,在漫長的歲月中,海麵上的一些岩石受風雨、海水的侵蝕,形成洞穴和地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