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亞爾港的公開身份是英屬牙買加的首都,居民隻有幾萬人,而過往的海盜大約就在萬人左右。他們劫掠的金銀財寶可以在這裏自由兌換法幣或公開拍賣,因此每日裏碼頭上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興高采烈地狂呼,絡繹不絕,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遠遠超過當時的倫敦或者巴黎。這裏沒有人種地或者做工,但世界各地的工農業產品和奢侈品卻都能在此看見。碼頭上排起長隊的海盜船和城市中世界各大銀行的代理人,就是這座城市所有的業務和經濟來源。
海葬
也許是“海盜之都”的巨大財富讓撒旦嫉妒,也許是“海盜之都”的罪惡讓上帝厭惡,這座空前絕後的海盜城最終竟是戲劇性地毀在一場大地震中。那是1692年6月7日,羅亞爾港仍像往常一樣的熱鬧喧囂,大小船隻川流不息,珠寶市場人聲鼎沸,街頭的人們匆匆地趕路,店中的夥計樂嗬嗬地招呼著客人,一切都跟平時沒有兩樣。中午時分,人們來到大小店鋪喝口水,吃些點心,搖著手中的帽子或毛巾,躲避著毒辣的陽光。
忽然,腳底的地麵傳來了一陣劇烈的顫動,起初人們還以為是附近發生了什麼事故,比如建築倒塌或者撞船之類,擠出來看時確是建築物倒塌,也確是大小船隻都擠在了一起,但又不僅如此——地麵裂開了長長一條大縫,海水隨即湧了出來,人們在海水的衝擊中站不住腳,七零八落地摔倒在水中。這時人們才明白過來,地震來了,而且強度非常大,要趕快逃命。屋子中的人衝到街上,同街上的人一起往空曠一些的高地奔去,但在隨之而來的第二次震動中,裂縫擴大,地麵下陷,幾乎所有的城市建築都倒在了咆哮的海水中,而來不及躲避的人也被憤怒的海浪卷走了。羅亞爾港從此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
如果是風平浪靜的日子,乘船經過的人們還能在湛藍的海水深處依稀看見城市的殘跡,而距海麵最近的建築也已有11米深了。數百年風浪的摧折,泥沙覆蓋,海草叢生,人們已很難辨認出這就是曾經一度輝煌的海盜之都了。
尋寶
牙買加政府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和挖掘這座被海葬的城市,1959年時曾與著名考古學家羅伯特·馬克思簽訂合同,支持他在羅亞爾港的科學考察活動。在此後4年的時間裏,羅伯特探測並挖掘了一部分城市遺址,先後找到了價值幾百萬美元的珠寶和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並且找到了一隻頗有曆史意義的懷表,表針指向11點47分,這為人們了解當時地震的時間和情況提供了依據。1963年,羅伯特與牙買加政府簽訂的合同還沒到期,但他忽然借口挖不到財寶而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羅亞爾港。人們當然不會相信他的借口,但還是搞不明白他為什麼在一切進展順利的時候突然離開。無可奈何,牙買加政府隻好開始尋找新的合作者。
1990年,牙買加政府請到美國得克薩斯州A&M大學的專家組對羅亞爾港繼續進行勘測,專家們劃定了港口沉陷的主要範圍,但是沒有進行挖掘。直到1999年,美國一家名為“阿德默勒爾蒂”的尋寶公司千方百計拿到了牙買加政府的許可證,在經過五年的縝密謀劃和精心準備後,於2004年開赴羅亞爾港遺址,聲稱要將附近海域的300多艘沉船悉數打撈出來。他們樂觀地認為所有船上的寶藏加起來,總價值可達幾十億美元,但又對外宣稱:他們的目的不是金銀財寶,不是為了搶奪海底寶藏。當然他們需要經費和酬金,他們會一絲不苟地尋找海底的每一顆金子,但更重要的任務是,他們要像考古學家一樣將這些財寶和文物挖掘出來,然後加以複原並妥善保存。
盡管如此,牙買加國內有些愛國人士還是對政府將寶藏打撈任務交給外國公司表示抗議,他們認為這是在出賣國家財產甚至是在出賣國家主權,並憤怒地指責阿德默勒爾蒂公司是現代殖民者、海盜。牙買加國家遺產信托部主席安斯利·恩裏克斯為了抗議這一賣國行為,甚至不惜以辭職相威脅,大多數民眾也擔心這一做法將會違反2001年11月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剛剛通過的《保護水下遺產國際公約》。
其實,牙買加政府自有其周詳的計劃:一方麵它在與阿德默勒爾蒂公司的協議中明確規定除支付挖掘費用外,雙方平分發現的貴金屬和珠寶,但所有曆史文物均屬牙買加政府所有;另一方麵,牙買加政府派出了龐大的觀察團全程跟蹤監督挖掘工程,一旦有非法的開采和窩藏行為,將立即中止所有合同。同時,挖掘工程的所有風險均由阿德默勒爾蒂公司獨自承擔。
現在挖掘工程正在順利進展,據阿德默勒爾蒂公司的技術人員透露,他們采用電磁波技術對整個海域進行局部探測和挖掘,不進行大規模的開發,這樣會保證不破壞海底環境和生態,但這個過程要更漫長一些,初步計劃能在5年之內完成全部工作,讓我們期待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