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10月16日,在法國吉倫特地區蒙圖薩上空出現了一片厚厚的烏雲,拳頭大小、白色絨毛狀物質從烏雲中落下來。許多目擊者認為,天空厚厚的烏雲都是由這種物質構成的。從這些降落物中取樣送給科學雜誌《自然界》的主編,但主編先生也未能認出是什麼東西,隻是用火燒的時候發現都變成了炭。在降落這些奇怪物質的時候,天空正下大雨。
1881年10月下旬,在格林灣麥爾沃基和威星康星州的幾個小城市上空落下了很結實的白色蛛網狀物質。它們是小顆粒大小至60英尺長的絲。這些網狀物像是從密執安湖地區向內陸漂過來的。有時,這些絲很粗,掃在人的眼睛上很難受,它們從天空垂下來,長得看不見盡頭。令人驚奇的是,在任何報道中,都沒有提到在這次蛛網降落過程中有任何蜘蛛出現。
“金字塔”為何從天而降
1834年8月26日,意大利帕多地區下了一場罕見的冰雹。有些冰雹呈盤狀,有1英寸厚。其中有些可在表麵上看到有若幹層平麵,有直線構成的,也有曲線構成的,有透明的,也有不透明的。若把盤狀冰雹翻過來,從45°角的位置觀察其背麵,可以看到一些四麵的水晶體,1.5英寸長,底部相互交錯,第一個頂上麵都蓋著一個四麵形的金字塔。
其他的那些冰盤子都是雙麵凸出,邊緣不規則的,可以看出有四麵水晶體形狀。另外一些是圓形和橢圓形的,由若幹層同心的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層交錯在一起而組成的。在其中心是白色不透明的核兒。這些不太規則的冰盤狀物體的直徑約1.25~4英寸。
到後來,這些冰雹都變成了透明的小冰塊,中間薄,邊緣厚。邊緣部分由3~5層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組成。中間部分是一些白色的圓環繞著一個清晰的核,核心部分副化較快,形成了一個冰環。這些不尋常的冰體的直徑有1.5~3英寸。1901年,在紐約亞曆山大灣村附近的聖勞倫斯河上,一場暴雨過程中連續降了幾次冰雹。起初這些冰雹呈圓柱狀,有鉛筆杆粗細、0.375英寸長。後來冰雹變成胡桃般大,最後變成了圓盤狀,厚約2英寸,直徑有3英寸。它們很硬,落在岩石上能彈起來,摔不碎。待它們融化成隻有原來體積的一半大小時,“在許多冰盤子的中心都可以看到有一隻‘人的眼睛’,中央是瞳孔,周圍是眼眶,許多纖細的線條向四周呈輻射狀。”
據目擊者講,在降暴雨的過程中,“整個河麵非常美麗,冰雹打在水麵上,激起數千個小噴泉,有的1英尺,有的高達6英尺。”
天降火雨為哪般
幹雨最近成了全世界天體物理學家特別感興趣的問題。幹雨很早就被人們發現,不過它是一種極為稀奇的現象。最近人們十分不安地發現,它出現的次數正日益頻繁。中國的森林大火也正是由幹雨造成的。幹雨也曾被稱為火雨。大約100年前,火雨毀滅了亞速爾群島地區整整一支艦隊。而在得克薩斯,火雨引起了草原特大火災。1889年非洲的薩凡納又成了火雨的戰利品。
由於所謂瀑布式傾熱,使由火雨產生的火災很難撲滅。發生這種火災時,不僅要撲滅燃燒著的物質,還要額外對付高達2000℃的雨熱。對這種雨熱來說,水隻是一種“清涼淋浴”。為此,撲救這種火災時除使用水外,還要使用特殊的矽質粉,以隔斷熱源同氧氣的接觸。
對幹雨現象的解釋,目前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認為,由於彗星散落,散落後的物質有些落入地球,於是產生火雨現象。從彗星散落到出現幹雨,應該等待2~6年。由於天體物理學家觀察到越來越多的彗星散落現象,所以非常有可能在最近6~15年內要出現一些幹雨。那時幹雨火災的數量將達每年8起,而50年後將達每年3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