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們發現,雖然這個2500年前的心髒早已幹枯成為肉幹,但它還是隨著起搏器的韻律而跳動不止。它那“怦怦”的跳動很有節奏,每分鍾跳動80下,人們可以清楚地聽到。
開羅醫院隨後將這一重大發現公布於眾,並將這個起搏器重新安放到木乃伊體內,讓人們前來參觀。這一驚人的消息不僅吸引了眾多的考古學家,大批電子學家也對其產生了興趣,他們從世界各地紛紛趕到開羅醫院,對這具身藏心髒起搏器的木乃伊進行參觀、探究。大家都對這個神秘的起搏器讚歎不已,同時,人們也都提出了這個黑色的水晶來自何方的問題。
在2500多年前能懂得黑水晶含有放射性物質並可以使心髒保持跳動的是些什麼人呢?另外人們又提出,作為協助心髒工作的心髒起搏器,一定是在人活著的時候被安放到人體內的。那麼在古埃及落後的醫學條件下,當時的人們又是如何將如此先進的起搏器放入人的胸腔裏去的呢?
專家們在這一係列難題麵前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有人認為,在文化發達的古埃及可能存在過一些具有特殊能力的術士,這一曆史奇跡就是這些術士利用奇異的手段創造出來的。那麼,這個黑色的水晶起搏器是由什麼人製造並植入人體內,它到底來自何處呢?這個難解之謎隻能留待後人來解開了。
驚人的圖坦卡蒙陵探秘
圖坦卡蒙陵寢的發現是埃及考古工作成就的頂峰,也是埃及考古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偉大的發現是與一位名叫霍華德·卡特的英國考古學家的名字聯係在一起的。此外,資助他進行發掘的卡納馮勳爵也參與了這一最偉大的發現。
1903年,卡特前往埃及。1906年,他自己著手進行考古挖掘工作。一開始,他們選定了王陵穀裏一小塊麵積準備進行挖掘,這塊地方選對了,應該說運氣不錯。
卡納馮和卡特站在山頭向下俯視著王陵穀,以前已經有幾十個人在那裏挖掘過,可惜那些先行者卻沒有留下一份詳細的地圖,哪怕是一紙草圖。穀裏遍地是大堆挖出的碎石,整個穀底看起來有點像月球的表麵,亂石堆之間是一座座陵墓的入口,而這都是早已開發的墓葬了,如今唯一的辦法隻能是係統地全麵挖掘下去。
埃及文物管理局長馬斯皮羅簽署批準卡納馮勳爵開發帝王穀的文件時坦率地說明,他認為這塊墓區已經被挖掘幹淨,現在再去調查研究純屬浪費時間,他可以肯定帝王穀再也挖不出什麼東西了。
卡特在聽到這許多否定的說法後,仍然認為有可能發現古墓,而且知道是誰的陵墓。
卡納馮和卡特開始挖掘了。幹了一冬以後,他們基本清除了表層地麵的碎石堆,並挖到拉美西斯六世的墓。“我們發現許多當年建陵工人的房舍,都造在巨大的岩石上,而帝王穀裏這類岩石附近往往可以找到墓葬。”
可是又繼續了兩冬後,他們仍然沒有真正的收獲。幾經商量之後,他們決定再挖掘最後一個冬季。這次挖掘的地方,是卡特6年前就應該集中挖掘的目標。他們拆去工房,清走覆土,立刻看到圖坦卡蒙墓的入口,這是埃及最為豪華的陵寢。卡特寫道:“這突然的發現真使我瞠目結舌,接著一連數月不斷的收獲接踵而至,忙得連想一想都來不及。”
1922年11月24日,工人們清出了最後一級石階。卡特走下16級石階,麵對著封閉的墓室門,他清楚地看清了圖坦卡蒙的封戳,但同時他也看出了埃及考古學家經常遇到的情況——陵寢已經被人挖過,盜墓賊也在這裏做過手腳。
不過,盜墓者並沒有把墓室洗劫一空。隨著第二道門的清出,他們看見了許多了不起的東西。其中有許多貴重的文物是容易損壞的,遷出以前必須進行保護性的處理,至少在遷出以後立即進行這種處理,為此必須準備大量的保護和包裝材料。
從發現陵墓起,全世界各地都有許多人表示願意提供慷慨的幫助。有許多外地專家參加了工作,為把這項空前的埃及考古做得更徹底、更精確貢獻了力量。
這些人都是第一流的專家,有些人的專業是和考古學無關的,由於他們共同的努力,達座陵墓中的文物安全順利搬出以後,為科學作出了空前的貢獻。
其中,圖坦卡蒙石棺的出士最令人振奮。這是一部傑作:全棺用一整塊質地細密的黃色石英岩鑿成,重約1噸。打開石棺,人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具“人形棺”的棺蓋,上麵仰臥著那位年幼的國王的金像,那黃金像初出熔爐一樣亮得耀眼。金像的頭和雙手鑄成立體的,身體用淺浮雕,周身裝飾極為華麗,雙手交叉,握著象征王權的鉤和連珈,上麵用藍釉鑲嵌,臉用純金鑄成,眼睛是霰石和黑曜岩做的,眉和眼瞼是大青石玻璃做的,臉上表情嚴肅而淡漠,但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