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無雙權術(2 / 3)

荀彧直愣愣的看著劉奇,“侯爺,你知道,荀彧想問的不是這些。”

劉奇玩味的說道,“你就直說,天子、宗室,君權當如何自處就行了,何必要繞那麼多彎彎道道呢?”

荀彧一絲不苟的說道,“侯爺所說的這些,荀彧想知道,可荀彧現在想問侯爺的是,如何杜絕武將坐大,防止兵禍滋生?”

劉奇含笑說道,“既然文若興趣這麼大,那本侯告訴你也無妨。杜絕兵禍滋生,唯軍法嚴苛耳!當年細柳營乃是我輩楷模。另外,杜絕武將坐大,這就更加簡單了,武將坐大,第一是軍伍強盛,心腹眾多;第二便是武將個人威望過甚,一將之言,重於詔令國法;第三,那便是士卒久處軍中,仗勢欺人。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隻需要從將和兵兩方麵行事就是了,首先說將,本侯擬定的是輪流駐守製,或三年或五年一期,將眾將所率部眾同級互調,如此一來,武將與軍中士卒難以形成統屬,不用擔心武將作亂。其次是解決兵的問題,本侯擬定的是役兵製,凡年滿十六歲,接下來兩年每年會抽出一半時間湊成鄉團訓練,年滿十八者,入營服兵役兩三年,現在看來,這個兵役得暫時延長到五年,等到五年之期過,入伍之兵,則可返鄉,其中精銳之士,願留守軍中者,可以征為精銳之士,專司征伐。”

“侯爺如此行事,恐大漢消亡之日近矣!”荀彧毫不猶豫的給劉奇潑了一盆冷水,“侯爺須知,一將無能,累死千軍,更何況諸多為將者,訓練之法,均有不同,猛將擅養衝鋒陷陣之士,智將擅養機變狡黠之足,智將則善物盡其用,因人而異,才能養兵,為將者方可服眾,將士一心,才能取勝,如侯爺所言,若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看似大漢平穩,但若有動亂,我大漢士卒一觸即潰。”

劉奇笑眯眯地回應,“那是軍法不夠完善,若是軍法足夠完善,隻要是良將,就足以讓整個軍伍如臂指使,一名良將,最重要的是能夠統籌全局,運籌帷幄,物盡其用。衝鋒陷陣自有精銳之士,若是主將每戰身先士卒,要帳下將校何用?

本侯治兵之時,隻有三條軍紀規矩,一切行動服從指揮,一切繳獲需得歸公,不拿百姓一針一線。文若以為如何?如今本侯帳下精兵,哪怕有驕兵悍將,也隻是憑著自己手段立戰功,從來不敢怠慢上級軍令,不知文若以為本侯治軍何如?”

荀彧瞬時間啞口無言,隨即帶著幾分異色開口說道,“想來侯爺還有其他手段吧!要不然,這些士卒豈能甘心為侯爺賣命?”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劉奇隻說了八個字,荀彧卻瞬間明了,隨後開口問道,“不知侯爺帳下大軍靡費何如?”

劉奇不為所動的說道,“軍資靡費餉銀,不下於六萬萬錢。”

這下子荀彧真的是啞口無言了,敢出這麼大代價養兵,要是士卒再打不了勝仗,那可真就不像話了,可因此荀彧也能看出,劉奇是下了大本錢了,最重要的是,劉奇敢如此行事,就是天下其餘諸侯知道了,怕是也不敢這麼幹,畢竟,不是誰都像劉奇一樣,財大氣粗,沒看到之前朝廷連俸祿都發放不起麼?那些諸侯帳下的士卒連肚子都填不飽,更不要說軍餉了。

荀彧稍稍沉吟,繼續開口問道,“侯爺,如今軍權、治政之權已然明晰,不知侯爺將天子之權置於何地?侯爺可得清楚,我大漢天子,曆來是一言九鼎。”

劉奇絲毫不以為忤,畢竟談了這麼多,荀彧現在敢如此直言不諱,劉奇就已經清楚,荀彧心中,已經讚同自己的計劃了,換句話說,這家夥心中已經認可自己了,自己隻要將殺手鐧拿出來,想要這家夥臣服,也不過是分分鍾的事情。

劉奇開口說道,“既然是天子,自然就應有該有的尊榮優渥,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等到我大漢重新平穩以後,曆代天子,就是宗正,最大的權利,就是管轄宗室,天子若違反國法,則交由有司處置,除卻死罪可免,活罪與庶民同罪,剝去天子之銜,選天子兄弟賢良之輩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