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叔父,我怕了(2 / 3)

張繡臉上帶著幾分不悅說道,“叔父,就是有賈文和的書信,我等也沒必要淪為劉奇那小兒的走狗,像如今一般,割據一方,豈不樂哉?叔父既然能夠看透這一切,為何不好生經營弘農,有你我父子在,還怕在這弘農站不住腳?”

張濟沒有接張繡的話茬,反而緩緩開口問道,“繡兒,你如今也到了建功立業的年紀了,為父且問你,不說比襄陽侯,你自認為比當年董太師,比之呂奉先,比之徐榮,比之襄陽侯麾下軍師祭酒戲誌才等人若何?”

“太師所為,乃是我輩西涼男兒景仰之際,孩兒自知,比不得太師矣!”張繡語氣中多了一抹感慨,“呂奉先英姿絕倫,可謂是世之虓虎,孩兒遠不及矣。”

張繡頓了頓說道,“至於徐榮,不過是一小將,有何值得孩兒高看一眼。”

說著說著,張繡的語氣中多了一抹不屑和傲然之色,“潁川戲誌才,不過欺世盜名之輩,孩兒未曾聽聞此人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有何值得孩兒學習?”

張濟歎了一口氣說道,“繡兒,你的眼界,還是淺了些,這四人之中,在為父看來,最弱的不過是呂奉先,其次就是董太師,為父當年久在西涼軍中,徐榮此人,有多大的能耐,為父心中清楚的很,當年關東群雄討伐西涼,在如此情景之下,徐榮指揮兵馬先後挫敗孫堅、曹操,打的這二人幾乎是潰不成軍。”

看到張繡眼中不服的神色,張濟長籲一口氣說道,“但徐榮此人出生遼東,更兼是平民出身,驟然立此大功,遭到太師麾下眾將眼紅,眾人群起而攻之,太師為了平衡軍中紛爭,隻得將徐榮棄之不用,若是當年太師重用徐榮,當年也不至於被迫遷都長安。”

張濟目光閃爍,緩緩看向張繡,“繡兒,你的才能,比之你賈家叔父如何?”

張繡緩緩說道,“若是兩軍爭鋒,孩兒自信無疑,可若是論起陰謀詭計,賈家叔父百倍勝於孩兒。”

張濟歎了一口氣說道,“呂奉先縱然勇武無雙,還不是一敗再敗,先敗於你賈家叔父的謀劃,後敗於襄陽侯,就是陰謀詭計奪了兗州,還不是敗於曹孟德之手?為父知曉你武藝高強,可你自己都知道,你連呂奉先都都不過,如何同那些人爭鬥呢?”

張濟毫不猶豫的說道,“你賈家叔父,與為父相交莫逆,為父最為看中的,不是你賈家叔父的陰謀詭計,而是你賈家叔父的活命之術,當年舊事不提,你知曉我等反攻長安是你賈家叔父提出來的,可你怕是沒看出來,你賈家叔父隻是為了活命。”

“隻可恨李傕那狗賊沒有容人之量!”張濟咬了咬牙說道,“若是當年李傕有容人之量,你我父子能將你賈家叔父招徠過來,你想要獨霸一方,或許還有些許可能,隻可恨當年大軍尚未攻下長安,李傕就忌憚你賈家叔父能力,心中對其起了殺心,你賈家叔父這才遠遁。”

看著張繡神色複雜變幻,張濟毫不猶豫的開口,是準備完全打破自家這侄兒的心結了,“如今你賈家叔父既然投靠在了襄陽侯麾下,那就說明,襄陽侯治下,是能讓我等安身立命之所。”

“德不配位,必有殃災!”張濟麵色冷峻的說道,“你賈家叔父當年教我遠遁弘農,未必沒有保全你我父子之心,你看看李傕三人,如今樊稠死的莫名其妙,李傕、郭汜二人鬥得不可開交,當年太師都沒有能力統和天下,關東一盤散沙,朝廷有心無力,這兩個馬賊頭子還想效仿太師,不過是東施效顰,自尋死路而已。”

張繡開口說道,“叔父,不是說右將軍樊稠是死在羌人手中的麼?”

“你信?”張濟斜了張繡一眼,“樊稠雖然沒有多聰明,可武力在我西涼也排的上號,你也是我西涼男兒,羌人有多大能耐你也清楚,你覺得樊稠會這麼輕易死在羌胡手中?”

張繡歎了一口氣,心中還是有幾分鬱結,“隻是如此投在襄陽侯麾下,侄兒心中還是不甘。”

張濟眯著眼睛說道,“繡兒,你我父子,雖然是豪族出生,可也沒那麼大能力,識得幾個字,讓我等寫個書信還沒有幾分問題,可別的方麵就差多了,同是西涼出身,你看看段煨那家夥在華陰就能夠讓百姓休養生息,百姓毫無怨言?你我父子在弘農如此一番折騰,百姓還不是流離失所?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