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老子化胡不曾休(2 / 3)

劉奇答道,“莫非是教化胡人?”

“然也!”龐德公點了點頭說道,“但侯爺有所不知,這所謂的教化手段,與我漢人而言,卻是忒過惡毒殘忍了些,若是任由道門施為,恐怕九州之地,生靈塗炭,故我鬼穀門徒,世代以來的職責,便是阻止道門、儒門,不讓他們進行化胡。”

劉奇拱手道,“這些事情,本侯竟聞所未聞,為了我大漢國祚,為了這天下黎民百姓,還請先生不吝指教,將所知細細道來。”

龐隱公反問道,“以前他們行過一次舊事,不過被我門中先賢阻止以後,方才緩和了手段,到了我大漢立國,才逐步將西域納入掌中,可道門中人看到西域模樣,頗為不習慣,準備複行陸渾戎舊事。不知道侯爺可曾聽說過陸渾戎?”

龐隱公的問題,看似怪癖,可這陸渾戎,劉奇還真知道。據傳陸渾戎是居住在瓜州的西北遊牧部落,秦穆公攻打諸戎,拿不下陸渾戎這塊硬骨頭,就將陸渾戎驅逐遷移到了西河地區,也就是洛陽地區居住,後來更是將陸渾戎逼入晉國的懷抱,再往後,楚國逐漸強盛,擊敗了陸渾戎,晉國大怒之下,率軍擊亡了陸渾戎,陸渾移民逐漸散落到中原各地,可這幾百年前的舊事,遠比老子孔子他們所在的年代還要早,又能扯上什麼關係呢?

看到劉奇眼中的迷茫姿態,龐隱公緩緩開口說道,“瓜州遠在金城,侯爺想一想,若是秦穆公不能拿下陸渾戎,何談將陸渾戎遷移到關東近西河地區,更不要說驅逐,就是驅逐,也隻可能將陸渾戎驅逐到更西更北之地,如何會遷移到中原腹地?”

“等等!”劉奇打斷了龐隱公的話,他忽然想到之前那神秘莫測的陸渾山書院,陸渾山?陸渾戎?劉奇開口問道,“先生,這陸渾戎是否與陸渾山書院有關係?”

龐隱公開口說道,“有關係,也沒關係!”

聽到龐隱公這句高深莫測的話,劉奇腦袋一時間轉不過彎來,弄不明白龐隱公到底是什麼意思,輕輕頷首道,“還請龐公解惑。”

“陸渾戎東遷,是道門化胡最成功的一次,也是第一次。”龐隱公淡淡的說道,“陸渾戎初入西河,這王庭就坐落於陸渾山中,陸渾山因此得名,到後來,秦皇一統九州,這道家衍生出來的儒家就在陸渾山中避難,等到天下平定之後,許多大儒都在陸渾山中隱居,開門授課,漸漸地就形成了陸渾山書院,爾後儒門每一代話事人都被稱之為陸渾山主。”

聽到龐隱公的解釋,劉奇瞬間感覺自己在風中淩亂,猶豫了片刻,劉奇開口問道,“聽先生所言,莫非這道門化胡不止一次?”

龐隱公含笑說道,“若是隻有這一次,我等也就放心了,遠的不說,就我大漢立國一來,就有匈奴內附,西域臣服,莫非侯爺以為,這些事情都有如此簡單嗎?”

劉奇開口說道,“這匈奴內附,西域諸國臣服,於我大漢而言也並非毫無裨益,為何聽先生口氣如此反對呢?”

龐隱公指著劉奇說道,“侯爺若是知道,道門、儒門想借著我大漢天下大亂的機會做點什麼,恐怕也不會安坐在此了。”

劉奇帶著幾分不解說道,“還請先生明示。”

龐隱公淡淡的說道,“道門聯合儒門,打算引蠻夷入中原,,仿陸渾戎漢化之舊事,喚作化胡,匈奴內附,西域臣服,不過是在我鬼穀先賢的襲擾之下,道門、儒門的無奈之舉罷了!”

聽到龐隱公的話,劉奇腦海中轟然炸響,引蠻夷入中原,劉奇瞬間就想到五胡十六國那段中華曆史上的黑暗時期,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趁著晉朝衰弱之際,一舉攻克中原,長江以北地區完全淪喪,兩千萬漢人,死亡過半,殘存漢人不過八百萬而已……

想到這連曆史都少有記載提及的血腥和恥辱,劉奇不由得目眥欲裂,也登時明白過來,有這種事情發生,恐怕背後少不了道門和儒門的推波助瀾,劉奇一個縱身而起,抽出腰間環首刀,一刀將麵前案幾劈為兩半,暴喝道,“該殺,該殺!當真該殺,當真該殺!這**惡之徒,就該被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