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王淩(2 / 2)

劉奇開口說道,“從關中傳來的消息中看,王允依附董卓,如今卻派自家侄兒前來,看來,王允有自己的算計。”

“主公不可大意!”戲誌才雙眼微眯,開口說道,“這王淩來的太過於光明正大了,恐怕其中有詐,難保其中不會有詐。”

劉奇眨了眨眼說道,“看來,王允是打算將我們也算計進去嘍?”

戲誌才開口說道,“若王允依附董卓,這王淩會不會是董卓派來試探我等的?”

劉奇思忖著王淩的話,過了好一會才開口說道,“司徒王允好深的算計!”

戲誌才開口問道,“主公看出什麼了?”

“若王允設計讓董卓試探我等,然後推薦自家侄兒負責試探我等,既能博得董卓的信任,又能借機將自己的立場透漏給我等。”劉奇冷聲說道,“我等要是真的圖謀董卓,王允那廝定當背後出賣我等,然後趁亂行事,借機趁亂行事。”

“如果我等無心,那就消除董卓疑心,借機將我等拉入局中,倒向他們,合力除去董卓。”戲誌才開口說道,“這司徒還真是心思縝密之輩。”

戲誌才頓了頓開口說道,“王允既有此心,主公還是借機添一把火才是!趁亂擢取足夠的好處才是。”

劉奇開口說道,“王允既然想要拉我入局,沒有足夠的好處,恐怕他自己也不太放心吧!”

戲誌才點了點頭說道,“主公還需注意,參與此事可以,切勿與王允等人太過密切,須知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嘿嘿!”劉奇冷笑一聲說道,“我等遠道而來,自當借勢而為。博取名望的事情就交給王允去做吧!我等借勢取利就好。”

戲誌才將目光投向道路前方,開口問道,“主公,王允暗中圖謀董卓之事,若隻是傳聞該當如何?”

劉奇目光炯炯的開口問道,“董卓此人,身為鄙夫,卻貪慕清名,蔡邕海內大儒,卻被強行征召樹為典範。”

“王允身為尚書令,拔擢的人你看一看,保舉與董卓怨隙深重的楊勳為司隸太守,舉薦行羌校尉楊瓚為左將軍,士孫瑞身兼太仆與執金吾。”劉奇開口說道,“這些人俱是士族豪族之人,而大漢如今武人慕儒、文人輕武夫。更遑論董卓行事殘暴,這些名士豈能甘心身居董卓一介武夫之下。”

“主公還需更加小心!”聽完劉奇所言,戲誌才明白過來,怪不得當年董卓要對那些名望高深之人痛下殺手,那些人不過是被推到明麵上的,真正可怕的是現在還能隱忍不發的這些人,既能確保推翻董卓,還能繼續把持朝政。

“這些人既能如此隱忍,心思定然深重,萬萬不可輕信。”戲誌才打起了精神,他倒是很想和那些身居高位的陰謀家鬥鬥智。

劉奇嗤笑一聲說道,“這些人不過是一些腐儒而已!”

看到戲誌才的不解,劉奇開口說道,“誌才,你還是沒看明白,這些人不過是一群被權利迷花了眼的糟老頭子,如果他們真的有心社稷,恐怕大漢如今最少也沒有現在這麼亂。”

“如今他們都能謀劃扳倒董卓,當年董卓率領十八路諸侯聯軍,烽煙席卷九州,這些人要除掉董卓比現在容易多了。”劉奇頗為躊躇的開口說道。

戲誌才雖然智計高絕,卻並不明白官場中的這些門門道道,開口說道,“難道這些人是怕袁紹成為第二個董卓?”

“你可知道,那些真正想要精忠報國的仁人誌士,向來都是被當做矛頭來使用的。”劉奇開口說道,“別人不清楚,我可知道,曹孟德當年刺殺董卓的那把七星寶刀是王允府中珍寶。”

劉奇猛然揭秘,讓戲誌才精神一震,明白了劉奇為何篤定王允正在圖謀董卓,戲誌才揉了揉腦袋說道,“主公,如此說來,王允圖謀完董卓,定當準備大動手腳,到時候為了擺脫西涼的影響,定然會請天子移駕。”

戲誌才一拍腦袋,開口說道,“我明白了!”

“主公,這下子恐怕不止這麼一點點好處了。”戲誌才笑道,“如今南陽既已平定,而荊州殷富,恐怕王允等人是打算,圖謀董卓之後,穩定西涼諸將情緒,請天子移駕荊州。”

劉奇被戲誌才一說,這才明白過來王允真正的打算,關中殘破,恐怕經不起這幫子官老爺的無盡揮霍,看來他們把目光投向荊州了。

“嗯!”劉奇點了點頭說道,“到時候就看看王允的誠意了!奉天子以令諸侯,未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