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善惡臨頭無解處(2 / 2)

劉奇所言,看似荒誕不驚,卻一下子戳破了荀彧心底最後那絲尊嚴,於世家大族而言,不外乎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可劉奇今日當著荀彧的麵,卻將世家大族這臉麵毫不猶豫的扒了個幹淨,多多少少有幾分讓荀彧無地自容,也虧得荀彧沉得住氣,若是放到尋常世家子弟聽到這話,將之傳揚出去,劉奇怕是得登時被天下人口誅筆伐。

荀彧開口道,“大司馬慎言,此等誅心之語,於我大漢無異,若是傳了出去,對誰都不好!”

“誅心之語?”劉奇看著荀彧說道,“莫非,我大漢的世家豪族,真的強大到這種地步,連說句真話都不能容許?莫非本侯說上兩句真話,他們真敢將屠刀對準了朝廷?”

荀彧歎了一口氣說道,“我記得侯爺曾經說過,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世上在利益麵前,大抵是容不下許多真話的,大司馬一句話,就斷了他們的前路,大司馬說他們敢不敢?”

劉奇直愣愣的盯著荀彧,“這天下就這麼大,不論誰多得一分利益,旁人就要少分一分利益,別說什麼上善若水,想要爭,靠的還是手腕和本事,而不是聖人嘴裏的之乎者也!今日我將這利益送到了文若手中,文若所為可是讓本侯不甚滿意呢!”

劉奇說著說著,語言間已經多了一抹戲謔,荀彧也明白過來,自打自己踏入這廳中,就已經進了劉奇的羅網,除非自己麵前這少年英豪從世上消失,要不然,自己隻有兩條路走,為朝廷大司馬辦事,或是,閉嘴!

明白自己遭了劉奇算計的荀彧,帶下帶著幾分輕微的賭氣說道,“既然大司馬不滿意,就請大司馬另選賢能,如今天下人才濟濟。也不缺荀某一個,荀某也好就此脫身,頤養天年,做他個閑雲野鶴的大隱士,說不得市井中百年之後還有關於下官的風流傳言。”

劉奇語氣中帶著幾分揶揄說道,“看來,本侯的粗茶淡飯,終究比不得曹孟德的珍饈美饌!”

>

劉奇話語雖然頗有揶揄之色,可荀彧一瞬間汗珠滿額頭,如果說劉奇之前的誅心之語是針對天下世家大族,那現在的話語,就暴露出了劉奇毫不掩飾的殺機,那種唯我獨尊的霸氣瞬間四溢,要不為我所用,要麼……

看到荀彧戰戰兢兢的模樣,劉奇笑眯眯的指了指一側的柱子上懸掛的長劍,開口說道,“這聆風堂中,本侯留了四把利劍,俱是由當世名匠所造,不知文若可願看上一看?”

荀彧拱手道,“上有命,敢不從耳!荀彧洗耳恭聽!”

劉奇笑著說道,“這四把劍,其一喚作太史公,其二喚作李將軍,其三喚作千夫指,其四喚作孺子牛。”

荀彧稍稍定了定神,詢問道,“荀彧敢問一句,這中間,莫非有什麼說法不成?”

劉奇當下就開口為荀彧釋疑,“當年太史公報任安書中開篇曾言: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這第一把劍,故曰太史公。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當年衛霍封狼居胥,戰功赫赫,最重要的是李將軍威名赫赫,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若非李將軍率領大軍牽製住匈奴大軍,衛霍也不可能直入匈奴王廷,大漢聲威赫赫,不過委屈了李將軍,未曾覓封侯,故這第二把劍,喚作李將軍。”

Ps:書友們我是作者蕭樓兒,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持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選擇公眾號->)輸入:(長按三秒複製)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

荀彧開口問道,“大司馬大氣,不知剩下這兩把劍又有何說法?”

劉奇歎了一口氣說道,“這剩下的兩把劍,卻是出自一句詩文,喚作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大丈夫行事,能屈能伸,進可橫眉冷對千夫所指,退可俯身為匹夫孺子足下牛馬,故有此二劍。”

荀彧聽到劉奇所言,自然也知曉,這是劉奇再給自己台階下,當下拱手道,“倒是荀彧孟浪了,粢飯挺得侯爺真言,方知自目光短淺!”

劉奇開口說道,“盡快將事情辦好,有什麼問題和難處,可以來找本侯,但千萬不要誤了時辰,記住,想要博得好名聲,那現在就要舍得下狠手,先搏出一個惡名來。敬畏敬畏,雖說敬在畏前,可是若不能讓人畏,那這敬字,又有幾分是真心實意的呢?”

荀彧深深拜倒,“荀彧受教,定不負大司馬所望!”

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三國奇公子》,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