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重陽之困(下)(2 / 2)

我檔案表裏的那隨手幾筆,終於被班主任陳老師視作神來之筆了。陳老師與我們年齡相仿,是一個體態略顯豐腴的美麗的大姑娘,自稱有幾分楊貴妃的氣質。說是老師,其實幾個月前還與我們身份一樣呢。我們十月入學,她七月份才從鄭州糧院糧食工程係畢業,分到糧校教書。至於教書,眼下也不過是給我們當當班主任,她所代的專業課要到第二學年才開設。剛入學的那幾個星期,初為人師的陳老師對班級工作十分新鮮,整天都笑盈盈地出現在我們麵前。第一個周末,就領著我們這群與她同齡的男男女女去了一趟並澤公園,使這些來自天南海北以鄉巴佬為主的土孩子們大開了眼界。但不久以後,就再也難得一見了,交流的次數就更少了。一般性的事情,隻限於由我們幾個班委在她和學生之間傳達。除非學校有重大活動或比賽,她才現身,進行現場動員和布置。

學校的新年文藝彙演,要求每班至少得上三個節目。陳老師主持召開班委會議,很快就定下了兩個集體類的,一個是詩伴舞《風流頌》,由班裏兩個普通話說得如播音員一樣的男女生一人一句在台前對誦。兩人都來自YF市,男的選了狄旭,女的選了學習委員賈俊清。身後的背景,是另外五對男女生的交誼舞。朗誦詞自然非紀宇那首在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長詩《風流歌》莫屬,由我提供。高中時,我曾專門背過這首長詩,默寫了一份,交給他們就行了。另一個節目,是合唱《讓世界充滿愛》,全班同學全上,充分展示集體的力量、團隊的力量。

最後一個節目,陳老師說,一定要上個獨唱或獨奏的,讓眾班委推薦一下,看班裏誰唱的最好,就讓誰上。或有其它方麵的表演天賦也行。大家七嘴八舌議論了半天,也定不下,這個說張三會唱,那個說李四會唱。最後,老師聽著聽著,目光就在我臉上掃了起來。我心裏頓覺不妙,心想千萬可別讓我上,之前檔案裏的那幾筆,雖說是信手亂塗,但心裏多少還有一丁點底子,因為清唱時,還能將就著吼幾下,但伴奏帶卻從未用過,若現在上去,自料難與音樂合拍。誰知,陳老師手一擺,說,你們快別議論了,咱們班幹部中,有的是現成歌手,為什麼要選別人,寧楓,你上個獨唱節目吧。我忙推辭說,不行!不行!一來嗓子不行,二來樂感不好,從來沒用過伴奏帶,恐怕與音樂不合拍。老師卻說,這個不怕,音樂不合拍,練上幾次不就好了,行了,行了,別推了,你肯定能。眾人也順著,勸開了我。勸來勸去,終於把我說動了心。心想,上就上吧,展示一下又何妨,這是中專學校,又不是高中,有的是時間來練,練上一段時間再說,能上則上,不能上就當玩了一把。

見我同意了,陳老師突然又提議說,現場唱一個吧,亮亮嗓子,讓大家先睹為快。眾人一聽,馬上就連起哄帶附和著,喊了起來,“好!好!來一個,來一個!”嘩的一下,掌聲就響成一片。我隻好站起來,又伴男聲,又伴女聲,當場唱了一出《天仙配》選段:《樹上的鳥兒成雙對》。誰知,這一唱可不得了了,眾人樂得直跳,一個個都說,好極了,好極了,剛才推什麼推呀?這一鬧,班主任忽然眼睛一亮,說,噯!我看,你的節目就定《天仙配》吧,再找上一個女生,來個二重唱。大家立即又鼓起掌來。

這樣,這個節目就這麼定下了。但就是這個決定,卻差點沒把我幹死。我即興而唱《天仙配》,相當於作繭自縛,牢牢地將自己裹了進去。原因是,我的麵皮太薄,太難突破,尤其在異性麵前,不僅不敢說話,甚至連正視一下的勇氣都不足。而現在卻要和一個陌生女孩兒搭伴登台表演,這怎麼行?哎喲,這,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