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酒傻子(1 / 1)

明高本來人很聰明,自從那年去相親,鬧了個大笑話後,在人們心中便成了傻子。

明高不是本地人,幾年前才搬過來。本地叫新鎮,新鎮人別無嗜好,個個晚間喝酒,且一喝幾大碗,一喝一通宵,劃拳聲此起彼伏,整夜不絕於耳。新鎮便成了馳名遐邇的“酒鄉”。

明高卻不喝酒,見酒就暈,聞酒就吐,這與新鎮人是格格不入的。但明高初來時很會來事,見人就招呼,嘴巴也甜,晚上沒事還登門拜訪鄰舍。當然,十有八九會遇上主人家喝酒。

“是明高嗎?快來喝酒。”

主人家自然十分熱情,讓座的、拿碗的、洗酒杯的、拉明高入坐的,客套了半天。

“我不能喝酒,真的不能喝!”明高連連擺手。

“什麼?你不能喝酒?”

在新鎮,從來沒有發生過拒絕喝酒的事,因為不喝別人的酒,就表明看人不起。主人家心想:原來你沒把我放在眼裏!臉便很難看,哼了一聲,不再說話。

明高見狀,知趣地告辭而出。

第二天,明高就感覺背後有人戳脊梁骨:這小子,太傲氣!明高臉一紅。

晚上,他換了另一家。一進門,主人連忙把他往酒桌上推。

“我不能喝酒,真的!”

“不能喝酒?年輕人,這就不對了,”主人年齡稍長,就以長者的口氣批評道,“誰能喝酒?誰不曉得酒是害人藥?但為啥還喝呢?因為喝酒如共事,喝酒不但聯絡感情,還是考驗人是否誠實可靠的好方法。你不能喝,別人就應該能喝?”

明高啞口無言,想賠笑臉,可人家的臉已經拉了下來。

次日,明高感到身後有人指他罵:這小子,不可共事!明高臉又一紅。

晚上,明高又串到了第三家,明高汲取上兩次的教訓,不敢輕易說“不能喝酒”了。

“明高,幹兩個。”

“我、我不、不……”明高結結巴巴地說。

“什麼?”主人噴著酒氣問道。

“我、我……”明高的大腦高度緊張起來。

“你咋啦?”

“我、我不會喝酒!”明高終於選好了一個“會”字,漲得滿臉通紅。

“你不會喝酒?”主人疑惑地問道。

“是哩。我從來沒學過喝酒,所以見酒想吐。你們真牛,一喝一大碗,我不是這塊料。”

這個“不會”用得就是好,既表明喝酒是一門學問,不是人人能會的,也表明自己渺小,連喝酒都不會,說出去顯得謙虛,一點也不得罪人。

主人想了想,說道:“不會可以學嗎。”

“不,我太笨,學不會。”

主人這才沒有說什麼。

從此,明高一上酒桌就害怕,一提喝酒就驚慌,“不會喝酒”成了他的專用詞。別人見他吭吭吃吃的,也一笑了之。

轉年間有人給明高介紹對象,是外鎮的,定好了日子去相親。明高打扮了一番,漂漂亮亮去了,而且規規矩矩地坐著,隻是心裏怪緊張的。

吃飯時,“嶽父”親自奉陪,對家裏人說:“聽說新鎮人個個是飲酒高手,拿好酒來!”

“啊,不!”明高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他連忙擺手,“我不會喝酒。”

“嶽父”很滿意,點頭道,“不喝也好,省得醉酒誤事。那就請喝茶。”

“啊,不!我不會喝。”明高一聽到“喝”字,又脫口而出。

“什麼?”“嶽父”吃驚地望著他。

明高自知說漏了嘴,急忙改口,可一緊張,還是沒說清,“我不、不能喝。”

“你有胃病?”

“不,不是不能喝,是、是我一點也不渴。”明高急得滿頭大汗,越緊張越說不清,臉色漲得通紅。

“嶽父”盯了他一眼,心說:怎麼連話都說不清?歎了口氣,興頭大減。

親沒相成,明高把自己關進屋裏揪了一天頭發……

從此,明高見了酒就犯病,遇到喝茶就緊張,半天鬧不清是說“不會喝”呢,還是說“不能喝”,直到臉紅得像紫茄子,人送外號“酒傻子”。

明高年過四十,仍舊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