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不遠處走來的一個人影,村門口的一群奶奶媽媽們又談論開了。
“你們猜猜他是誰?”
“背著行李包,還提著小皮袋,莫不是哪家孩子打工回來了?”
“不,像個外鄉人。肯定又是個賣狗皮膏藥的。”
“如果是外鄉人,那就肯定是賣狗皮膏藥的了。”
奶奶媽媽們會心地笑起來。
說話間,那青年已走近村門口,一看那打扮那行色,果然像個推銷什麼的人。近年來村子裏這類人像串馬燈似的你來我往,鄉親們見得多了,也煩透了。
“唉,又遇到一個賣狗皮膏藥的。”婦人們毫無興致地回各自的家門。
“不!”那青年聞言,走過來說,“我不是推銷什麼產品的,更不是賣狗皮膏藥的。那類人總吹他們的產品如何好,如何經久耐用,如何實行三包,往往把次品說成出口貨,狗屎說成香餑餑,無非是販賣他們的處理品,賺鄉親們的血汗錢。是不是,奶奶嬸嬸們?”
“說的可不是,天天你走他來的,把人的耳朵都吹起繭子了。好歹我們不聽他們的就是。喂,你是幹啥的?你難道不是賣東西的?”
“我不是賣東西的,我是來搞宣傳的。”
“搞宣傳的?”走散了的婦人又圍攏過來。
青年從皮包裏摸出幾件東西,奶奶媽媽們一掃眼,齊聲驚叫道:“剪子!”
“對!我們廠生產的萬年用牌剪刀,論耐用性,比王麻子剪刀強十分,論鋒利性,比張啞巴剪刀快百倍。俗話說,好酒也怕巷子深。我今天就是來宣傳我廠產品,推廣我廠產品,提高知名度,讓世人都知道萬年用牌剪刀能萬年管用,子孫不朽。”
“莫不是又在瞎吹牛吧?”婦人們笑道。
“不信,諸位可以試試,如果失真,可以不買,本人決不勉強。”
說著,青年就一人分一把剪刀,還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亂麻讓她們剪一剪。她們隻輕輕地捏了一下剪刀股,亂麻就被齊刷刷地剪掉。她們都是女工好手,知道這剪刀是實實在在的快剪刀。
“多少錢一把?”她們動心了。
“我不是說過了嗎?我是來作宣傳的,如果你們需要萬年用剪刀,可以去信去款郵購。”
“媽呀,去錢郵購,郵費又得多少?”
“可也是的。這樣吧,你們是不是真心想要?”
一個說:“想倒想要。上回來個賣剪子的,我不在家。”
一個說:“我自個兒有一把剪子,但我還想跟閨女買一把。”
“好。我這幾把剪刀,本來是做宣傳樣品的,一般不賣。為了感謝你們的厚愛,我就破例賣給你們。不過每人隻限一把。”
“貴不貴?”
“五塊錢一把。看起來是比商店的貴一點,但這些剪刀都是特殊材料、特殊手段製成的。我認為貴一點還是劃算的。”
兩個婦人就開始挑選。
這時有一個中年男人朝這邊喊道:“賣啥稀奇物的?莫忘了我馬販子。”
賣剪刀的青年笑道:“我不是賣馬的。”
馬販子邊走邊說:“我姓馬,以販賣為生,故人稱‘馬販子’。喲,你這是賣剪刀呀?”
婦人們說:“馬販子,萬年用牌剪刀,好使,你不販一點賣賣?”
馬販子說:“我想販一點,咋樣賣?”
青年說:“就剩這幾把了。我本來是搞產品宣傳的,不是搞推銷的。你要販剪刀,請與我廠聯係。”
“聽你的口音,你們的廠子一定很遠。我哪有功夫跑路?再說我買的又不是十分多。”
“那麼,如果你真想要的話,請稍等片刻。”
青年賣了兩把剪刀之後,將馬販子領到一個僻靜處,將行李包打開,裏麵竟是一捆捆的新剪刀。
“這……好哇!你小子真會賣東西呀,看我不……”
“沒辦法。”青年聳聳肩道,“現在推銷產品的比比皆是,叫人避而遠之,還不是逼出來的。既然我們同是販子,何必點破?”
於是,兩人就開始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