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有個遠方來客直勾勾地望著她。海絲特·白蘭站在高台上,同樣牢牢盯視著那個陌生人。
總督大人要求年輕的丁梅斯代爾牧師當眾盤詰那個女人靈魂中的秘密。盡管年輕的牧師有極高的天賦和極深的造詣,但他身上卻流露出一種憂心忡忡和驚慌失措的神色,恰似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偏離了方向,頗有迷惘之感,隻有把自己封閉起來才覺得安然。
海絲特·白蘭返回監獄之後,那位遠方來客緊跟在看守身後走進了淒涼的牢房。當他出現在海絲特·白蘭麵前時,她立刻死一般地僵呆了。陌生人正是她失散兩年之久的丈夫齊靈渥斯。齊靈渥斯心中萌生了複仇的欲望。他要讓同海絲特·白蘭通奸的男人活活受罪。但海絲特·白蘭死活也不肯說出那個人的名字。齊靈渥斯惡狠狠地說:“反正他逃不出我的手心!”
海絲特·白蘭監禁期滿後,沒有出走,而是繼續留在新英格蘭。她對自己說,這裏曾是她犯下罪孽的地方,也應是她接受人間懲罰的地方。這樣,或許她逐日受到的恥辱會最終洗滌她的靈魂。她和她的孩子珠兒在遠離居民區的一間小茅屋裏住了下來。
齊靈渥斯在小鎮上行起醫來。他從一開始就對年輕的牧師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醫生以一個教民的身份與他形影相隨,並且想戰勝他天性中的含蓄和敏感,來贏得他的友誼和信任。牧師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但他拒絕就醫。
隨著時間的推移,齊靈渥斯漸漸獲得了丁梅斯代爾牧師的信任。他終於發現了牧師的秘密。他把自己裝扮成可信賴的朋友,讓牧師向他吐露一切恐懼、自責、煩惱、徒勞的懊悔、負罪感,而且絲毫不能苟且。就在丁梅斯代爾牧師飽嚐肉體上疾病的痛苦,備受精神上的折磨,還要聽憑他的死敵的詭計擺布的同時,他在他的聖職上卻大放異彩,廣受歡迎。公眾對他的景仰更加重了他內心的痛苦。
終於有一天,丁梅斯代爾牧師不堪良心的重負,公開了自己的罪尤:他就是珠兒的父親。他在痛苦的懺悔中離開了人世。
許多年之後,在一座下陷的老墳附近,又挖了一座新墳。兩座墳共用一塊墓碑。上麵刻著這麼一行銘文:
“一片墨黑的土地,一個血紅的A字。”
《紅字》是霍桑的代表作,也是美國文學寶庫中的經典。在《紅字》中,作者從“惡”的觀念入手,通過幾個主要人物的命運反複探討“罪惡在哪裏?”、“誰是真正的罪人?”等問題。白蘭是公開受到懲罰的罪人,但她以德報怨,由罪人轉變成了有德行的人。牧師是隱藏的罪人,可最後還是鼓起勇氣認了罪,獲得了道德上的自新。而白蘭的丈夫,表麵上是受害者,卻一心想複仇,最終成了真正的罪人。
當然,最令讀者感動的還是女主人公海絲特·白蘭。她的婚姻並不幸福,加上和丈夫失散兩年,而且聽說他已葬身海底,她才與才貌出眾的丁梅斯代爾牧師發生戀情。事情敗露後,她被迫終身佩戴紅字,為了情人的名聲,獨自承擔了全部罪責。即便死後,也讓人將自己葬在情人身邊。讀到最後,我們不僅不會把她當作罪人,反而將她視作聖潔的化身,愛情的化身。作者顯然在這個人物身上傾注了不少心血。她胸前的紅字仿佛在熠熠生輝。海絲特·白蘭是位飽受壓抑但又敢於衝破壓抑的女性。即使在今天,這個有血有肉的形象也同樣具有啟示意義。為了表達深邃的主題,霍桑在這部他自稱為“心理羅曼史”的小說中,極盡諷刺隱喻和象征比擬之能事,使得整部作品含蓄,豐厚,重重疊疊,意味深長,自始至終充滿了浪漫主義氣息。
片段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