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羅諾無意間得知了法比與愛斯梅拉達約會的消息,非常憤怒,因為他也暗暗在心裏喜歡著愛斯梅拉達。孚羅諾喬裝改扮了一番,來到旅館,當法比和愛斯梅拉達約會的時候,他衝出來用匕首刺傷了法比,然後迅速溜走了。愛斯梅拉達成了刺殺皇家衛隊長的凶手,她被逮捕並被法庭判以死刑。
愛斯梅拉達被關在黑暗的監獄裏,她像隻可憐的蒼蠅,虛弱得連一塊小石頭都搬不動。第二天,愛斯梅拉達被拉到廣場上準備行刑。卑劣而懦怯的法比坐在姑媽家的樓上卻不出去證明愛斯梅拉達無罪。這時,加西莫多從教堂裏衝出來,揮拳打倒了劊子手,扛起少女,逃進了教堂。加西莫多保護著愛斯梅拉達,當他得知愛斯梅拉達愛著法比的時候,還忍住內心的痛苦,找到了法比,求他去見姑娘一麵,法比卻無情地拒絕了。
不久,國會再次判決了愛斯梅拉達的死罪。乞丐王國的民眾聽到這個消息後義憤填膺,他們在乞丐王克羅班的率領下,深夜攻打巴黎聖母院,搭救他們的姐妹。加西莫多由於耳聾,不明真相,卻奮力地抵抗進攻的民眾。孚羅諾趁亂溜進了教堂,騙出了愛斯梅拉達,把她一直背到廣場上的絞架前。孚羅諾凶相畢露,指著絞架威脅愛斯梅拉達,說:“在它和我之間你選擇一個。”愛斯梅拉達寧死不屈。孚羅諾就把她交給了荷蘭塔的女修士看管,自己去叫搜捕的軍警。女修士同愛斯梅拉達說起自己丟失的女兒,還拿出了一隻小而精巧的鞋子,沒想到,愛斯梅拉達也有一隻這樣的鞋子。原來愛斯梅拉達就是女修士十五年前丟失的女兒。母女相認,悲喜交加,就在這時候,孚羅諾叫的軍警來了。愛斯梅拉達看見了法比,不由自主地喊他,卻暴露了自己,被軍警發現了。其實,法比正是在執行搜捕她的命令,愛斯梅拉達被軍警從母親的懷中奪走了,母親奮力救女兒,卻被軍警推倒在絞架台下,頭部著蚰身亡.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美麗的愛斯梅拉達被絞死了。同時,憤怒的加西莫多把孚羅諾從教堂的頂樓推下去,孚羅諾摔死了。
兩年以後,人們在蒙特佛貢地窖的藏屍所裏發現了兩具連在一起的屍體。其中有一個是畸形的男屍,他的頸骨上沒有一點斷痕,顯然不是被絞死的。當人們把他和那具女屍分開時,屍骨化作了灰燼。
《巴黎聖母院》描寫的是15世紀光怪陸離的法國巴黎生活。“醜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醜怪藏在崇高的背後,惡與善並存,黑暗與光明相共。”這是雨果在1827年提出的著名的“美醜對照原則”。作者在《巴黎聖母院》中將這一對照原則發揮到了極致。他鮮明形象地刻畫了兩組完全不同的極富藝術感染力的人物,人物與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糾葛和他們的悲劇命運讓讀者看到了豐富複雜的人性世界,反映了反封建反教會這一主題。
《巴黎聖母院》不僅揭露了當時黑暗社會的本質,還告訴我們很多深刻的但容易忽視的道理:人的外貌並不代表一切,長得好並不代表心腸好,我們不應以貌取人,而應更加注重人的內心。這一點,小說主人公悲慘的命運給了我們警示。
此外,雨果用濃烈的色彩對巴黎聖母院氣勢恢弘的描寫,對格蘭古瓦、弗羅洛的細膩描寫,以及一些比喻手法的運用等,都使小說增色不少。
片段精讀
這當兒,狄安娜探身貼在科倫布的耳邊說:“哎呀!天啊!我怎麼沒有早點想到呢?這不就是那個帶著山羊的吉卜賽姑娘嗎!人家說她是女巫,還說她的山羊會耍種種魔法。”
“那敢情好,”科倫布說道。“那就叫山羊也給我們要一個魔法吧,讓我們也開開心。”
狄安娜和科倫布趕忙對吉卜賽女郎說:“小姑娘,那就叫你的山羊變一個魔法吧。”
“我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麼。”跳舞的姑娘應道。
“一個奇跡,一個戲法,總之一個妖術吧。”
“不明白。”她又輕輕撫摸著漂亮的山羊,連連喊著,“佳麗!佳麗!”
這時候,百合花注意到山羊的脖子上掛著一個皮做的繡花小荷包,便問吉卜賽女郎說:“那是啥東西?”
吉卜賽女郎抬起一雙大眼睛望著她,鄭重其事地應道:“那是我的秘密。”
“我倒很想知道你葫蘆裏賣著什麼藥。”百合花心裏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