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曆練之旅) 第134章 龍影(1 / 2)

三清是道教奉為最高的尊神,僅居於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居於禹餘天上清境的靈寶天尊和居於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

邵依凡他們所供奉的這三尊貼金塑像,據說是清末一個技藝高超的匠人所塑。

相貌維妙維肖,衣帶當風,似乎要飄然飛去,實在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

尤其是他們的眉宇間都流露出一種心憂萬民的神情,讓人一見就肅然起敬。

捫心自問是不是對得起良心。

隻是這些年來三清殿香火繁盛,供拜的蠟燭不完全燃燒。

香火把三清的金臉都給薰黑了,樣子顯得有點狼狽。

天下道觀裏的塑像估計大多如此,他們圍著三清像不停轉圈,仰頭低頭的尋找著天師劍的蛛絲馬跡。

當時我看到黃大仙後脖的五爪印已經完全消失,一問之下才知道,邵依凡的師父因為切斷遊屍的一條左臂,才有幸得到僵屍的指甲,再配合黑驢蹄子一起燃燒,熏出屍毒,保住一條命。

隻不過,他得救了,其他人死的死,逃的逃。

黃大仙一直愧疚在心裏,邵依凡也並不怨恨。

要恨都恨那具遊屍,誰都想親自斬殺報仇。

幾乎找了一個下午,三個人麵麵相覷擠成一堆。

泥塑木雕一樣盤膝坐在三清像前,每個緊皺著眉頭努力思索。

黃大仙突然大聲說:“天師劍會不會是藏在三清像的肚子裏?”

空氣凝固了幾秒,我注視著維妙維肖的三尊塑像。

大家的心情肯定十分矛盾。

找了大半天,連法寶的影子都沒看見。

莫非先人真的把天師劍藏在了三清像的肚子裏?

那倒是一個掩人耳目的好地方!

邵依凡像觸電一樣跳起來,大聲說:“不行,千萬不能毀壞了塑像!他們都是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產,受到法律保護的!”

黃大仙根本沒把她的話放在心上,他慢慢爬起身來,雙膝跪倒。

向著三清默默叨念了一些請求寬恕的話,然後費盡地爬上供台,曲起食指敲了敲道德天尊的肚子,發出一陣空洞的響聲。

興奮的大呼小叫著:“快砸破看看,一定在裏麵!”

邵依凡當場嚇得臉色都發白了,急忙衝上去扯住黃大仙的褲管,想要阻止他褻瀆神靈。

誰知道一用力,竟把他的一隻鞋子拽了下來,自己跌了一個大跟頭。

黃大仙不知有多少天沒洗過腳,一股令人作嘔的臭味彌漫開來。

我和邵依凡都情不自禁地捂住鼻子,紛紛向殿外跑出去。

他一張臉由白轉青,由青轉紅,最後變成了紫醬色。

最後惱羞成怒,用盡氣力對準道德天尊的塑像重重踢了一腳,破口大罵道:“都什麼時候了,還顧著這些什麼文物不文物的東西!”

轟的一聲響,泥像被他蹬出了一個大窟窿。

碎片稀裏嘩啦地掉下去,過了半天才有回聲傳上來,似乎下麵有一個極深的洞穴。

黃大仙怔了一下,他用力把破碎的塑像推開。

供台上露出了一個黑黝黝的洞口來,深不見底,裏麵隱隱傳來了動物的吼叫聲。

邵依凡呆住了,連她也不知道塑像的下麵竟隱藏著一個古怪的洞穴。

黃大仙完全把腳臭出醜的事拋在腦後,說:“下麵可能就是茅山先人得道飛升的地方,說不定他老人家留下了很多法寶,我們下去探一探!”

邵依凡忙提醒說:“我師父說修道中人飛升的地方,往往有極厲害的聖獸守衛骸骨,貿然下去的話,別說法寶,保不定連性命都丟了!”

這一番話仿佛當頭澆了一盆涼水,大家漸漸冷靜下來。

商議著該怎樣下去尋寶。

“下麵一定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很可能天師真的留下了什麼法寶。這件事情寧可信其有,下去探一探的為好,假如真的能找到天師劍,對付遊屍又增加一些把握。”我分析道。

黃大仙一聽,正合他的心意,點點頭讚同道:“廢話。”

聽邵依凡說,越厲害的修道中人往往在臨終前召喚出極厲害的聖獸,用來守衛骸骨和遺物,免得法寶沒找到,反而白白犧牲的性命。

眼下就剩下我們三個人,我們不下去,還有誰會下去?

我們就像在準備一場遠足探險,背起鼓鼓囊囊的行李,套上防滑的長筒靴,戴上礦工專用的照明盔,由一根係著大籮筐粗繩子放到地洞的底部。

黃大仙打頭陣,最先踏上了堅硬的土地。

他打開手電筒,向四周圍照了照。

發現我們身處在一個幹燥的山洞裏,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向北延伸出去,一眼望不到底。

邵依凡率先走在前麵,黃大仙緊隨其後。

我負責照明,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