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在這件事上林堅的姿態放的相當低,甚至有些委屈求全的意思,但自從殺害王虎那一刻起陳寬就已經明白他無法再回頭了,故此他非但拒絕了林堅的規勸,甚至也發布了一篇檄文,以得到皇帝的密旨為名討伐林堅,並號召天下忠於皇室的仁人誌士一起討逆,可以說這封檄文號召力極大,一經發出,諸如瀚海,雲州等等楚軍控製力不強的地區都有人蠢蠢欲動,可以說這是林堅自從起兵以來遭遇的最大危機,原本眼看即將結束的亂世或許又有複蘇之勢。
不過對於這一切林堅等人是早有預料,故此也不是太過驚慌,值得慶幸地是林堅之前做了大量穩定軍心的工作,故此楚軍主力以及西國地區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波動,而各地雖然也有些愣頭青舉兵叛亂,不過規模都不大,多數勢力其實都還在觀望,想看看林堅與陳寬之間的較量究竟鹿死誰手,故此主動權還握在林堅手上,隻要能迅速擊敗陳寬,那局麵還是能夠迅速穩定下來。
為此林堅稍作了一番調整,留下部分人馬看守皇都以及西國西部,自己則率領楚軍以及西軍主力北上討伐陳寬,而所有人都清楚這將是決定林堅,乃至整個楚軍生死存亡的一戰,甚至將直接決定亂世是否能就此告一段落,故此全天下的目光幾乎都集中到了這場戰事之上。
如果單單從局麵上來說林堅這邊無論從兵力,裝備,士氣等各個方麵幾乎都是占優的,但楚軍上下對於陳寬都太了解了,這個人無論人品心腸如何,在用兵上堪稱是當今一流,如果不是長久以來林堅出於種種原因對其多加限製,其聲望絕對會更高,憑心而論林堅真不太確定自己是否是對方的敵手,不過形勢擺在這,林堅是無路可退,故此他隻隻好硬著頭皮上了。
兩軍的第一次正麵交鋒是在西國北部的北達可塔郡,這裏是西國北部第一個交通樞紐,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拿下這裏聯軍也就等於打開了通向西國北部的大門,為此陳寬在這裏布下了重兵,說來這一仗打得也頗為諷刺,兩軍的服飾旗號幾乎一模一樣,隻是北路軍在胳膊上纏了塊白布以示區別,雙軍很多人彼此還都認識,甚至沾親帶故,如今卻要兵戎相見。
林堅看到這一幕起初也很感慨,不過他清楚如今不是心慈手軟的時候,陳寬用兵狠辣,自己要是稍不留神,隨時就有兵敗的可能,為此林堅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起初是小心的用兵試探,結果發現北路軍的鬥誌似乎也並不如何旺盛,對此林堅倒不是太感奇怪,畢竟兩軍原本就是一家,即便陳寬威望再高,治軍再嚴,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所有將士都為自己為敵,故此在察覺有機可趁之後林堅的用兵逐漸大膽了起來,開始一再利用騎兵向北軍發動衝擊,結果幾番衝擊之下北路軍居然真的開始敗退了,林堅看到這裏不禁是欣喜若狂,當即下令全軍進攻,最終一舉擊敗了敵軍,是斬獲甚眾。
這仗的取勝讓楚軍上下都是頗為驚喜,戰後幾乎是第一時間眾將就跑來向林堅道賀,看起來這回要平定陳寬的叛亂遠比大夥以為的要輕鬆的多,就連林堅自己都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唯獨韓良在一旁是愁眉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