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刀法使完,台下所有的人都顯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誰都知道於劍林武功高,但誰都沒有想到,於劍林的武功會如此精巧。他所不擅長的刀法就已經到了如此程度,那他所擅長的劍法和槍法會是什麼樣子?
於劍林臉不紅、氣不喘,繼續神閑氣定地解釋道:“刀會很多種,單刀、雙刀、長刀、短刀、樸刀、彎刀、青龍刀、偃月刀、鬼頭刀、大砍刀、柳葉刀、梅花刀、修羅刀、鴛鴦刀、滾龍刀、關王刀……每種刀有每種刀的樣式,每種刀有每種刀的刀法。但不論哪一種刀法,都離不開六種最基本的招式‘展、抹、鉤、剁、砍、劈’。”
於劍林一邊說,一邊將這六種動作一一演示出來,“刃口向外叫做‘展’,刃口向內為‘抹’,曲刃為‘鉤’,舉刀過頂下斬為‘砍’,雙手舉刀下斬叫做‘劈’,平手下斬稱為‘剁’。這六個動作是刀法的基本手勢,任何一種刀法,不論這種刀法精妙也好、粗獷也好、主攻也好、主守也好,都是從這六個動作中演化而來。諸位要是想真正領會中國功夫中刀法精髓的話,一定先要把這六個動作練熟……”
“中原功夫講究隨機而動,要求招隨心動,不一定死扣招式。中原武功的最高境界稱為‘無招’,就是將所有的招式化為自身的本能動作,應用自如。另外,中原武功講究招招進逼,利用一次次的進攻徹底打散對方的防禦,不一定每一招都要給對方致命一擊,而是要以一次次的攻擊徹底摧毀對方的身體和意誌。”說著,於劍林舉起手中的戰刀,慢慢舉刀做著動作,“這是刀法中‘剁’的動作,這一刀剁下去後,對方要麼躲避,要麼隔擋。如果他隔擋的話,那他的兵器必然被封在了下三路,他的上三路就露出了空隙。但這時你的刀由於剛剛‘剁’下,肯定來不及回刀攻他的上三路,此時不必一心想著用刀去攻擊,而是可以用左手或握拳攻他的麵門、或變爪掐他的咽喉,雖然可能這兩招都無法有效殺傷他,但他的銳氣一定會受到影響。再者,即使這兩招都打不中他,那麼無論他是躲避也好,舉刀隔擋也好,下盤必然露出空檔,這時就可以踢他下盤,這樣,他或躲或擋,腳步必然不穩,這不是又是一個攻擊的好機會嗎?”
這一套動作,一來一往共有三招,其中主攻一方的三招全取攻勢,這三招一過,明顯可以把對方逼得手忙腳亂。西洋武士哪一年聽到過如此玄妙的招數?一個個豎直了耳朵,就連剛才明顯表示不屑的山德森也不禁聽得入了迷。伍德曼聽得連連搖頭,難怪每次和於劍林動手老是被他逼得手忙腳亂,原來他的招數都是成係統的,追求的就是這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