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2年的春天來的似乎比往年來的早些,蒲城大地早早的回了春,原野上鋪上了翠綠的地毯,黃河也早早的開了化,淩汛期似乎沒有過就看到了滾滾的黃浪。大堤兩岸,散發著誘人清香的麥田展示出一望無際綠色畫布,大堤上的新柳婆娑起舞,讓人看個不夠。這是一個美好的春天,也是讓人們充滿希望的春天。春天的早到,給人們帶來了開春一年來最美好的希望。
三月三,是蒲城傳統的廟會,吃過早飯,李善其就收拾起趕會的家夥來,他是一個趕會兒賣舊貨的專業戶,現在已經是有十多年的曆史了。他的買賣依舊十分紅火。他今年六十歲了,自己在起重配件市場裏有一間門市,這件門市一直是他這些年的經濟收入。門市經營是翻新的電動葫蘆和起重機及配件。這些配件和電動葫蘆都是兒子們從外地市場收購的,在家裏,他有自己的加工廠,二十多個工人為他翻新起重機。李善其原來是個教師,他從改革開放後就出了教育界,開始從事倒賣起重機配件的買賣。現在,他不但賺了很多錢,而且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銷售網絡。他的兒子和女婿都是業務員,從事著起重機的推銷工作,他除了給他們發貨還自己加工起重機零配件,這些配件大部分都是舊件加工翻新。他一邊吩咐著一個小夥子把皮卡汽車發動著,自己一邊穿衣服,一邊哼著河南棒子。他沒有忘記捎帶一瓶北京二鍋頭,這是正宗的二鍋頭,是兒子從北京特地為他捎來的。他今天特別的刮了胡子,照了照鏡子,那張黑乎乎的老臉特別精神。他穿了兒子給自己買來的皮衣,雖然說自己的臉皮有些黑,但臉上沒有皺紋,滿臉紅光,自己的眉毛又濃又長,看起來人家都說他隻有四十多歲。老伴已經去世三年了,今年兒子說是為他再找一個老伴,所以他心情特別好。
蒲城五帝廟會是這裏方圓幾十裏最大的廟會,黃河灘區的十裏八鄉都要來這裏趕會,其中就有好多業務員和一些起重機加工戶,李善其的生意一定不錯。五帝廟是蒲城最大的廟宇,離城大約十多裏路。這裏有蒲城最大的起重機聚集區,分布著上千家起重機整機及其配件生產廠家,有上萬個起重機推銷商。五帝廟會是一年一度最大的文化廟會,也是蒲城最大的商貿大會,每年聚集著很多的商戶來這裏交易起重機配件和整機。這是他一年來收入最大的一次機遇,所以他感到很高興。早上一起床,就聽到了喜鵲站在自己門口的那棵老楊樹上朝他喳喳亂叫,他感到今天的日子特別好,自己的貨物一定會賣個好價錢。他看著已經裝好的舊配件,心裏樂得像喝了蜜一樣。
正當李善其高興地準備出發時,門口進來一個幹巴巴的人,這個人三十多歲,眼皮有些發黃,皮膚白的讓人擔心。他的眉毛大部分是黃的,雖然身高一米八零,個子卻顯得有些別扭,總讓人感覺到他渾身都假氣。李善其見了這個走起路來顯得駝背的青年走過來來,就不高興的說:“塗三,沒事你來我這裏幹啥,還不去準備東西,晚了到會上有沒有地方擱了。”塗三見他沒事人一樣,就奇怪的問他:“你是沒有接到通知還是怎麼了,從今天起,長垣縣所有的舊貨市場都要取消。你還敢趕會,你家裏的貨物也要被收繳。說是要整頓起重配件市場了。縣裏專門成立了打假工作隊,聽說快要下到我們這裏來了。”李善其不相信,以為是塗三又想法胡弄自己,他看也不看的要發動汽車。塗三一把抓住他的手,非常中肯的說:“叔,我不哄你,昨天縣裏的宣傳車在未莊市場轉了好幾圈,我去到市場送貨看到的。聽說新來了一位姓柳的書記要對市場整頓,杜絕假冒偽劣產品上市,要讓正規企業上檔次。我看我們還是以大局為重,看看風聲再說。”李老爹聽了,覺得有道理,哪幾任書記不是剛上任就抓一陣,讓後就放手了,大家還不是做做樣子給上邊看。隻是壞了今天的好買賣,他不耐煩的看了看塗三,要不是他一早就壞自己的心情,說不定自己已經到了會上了呢。他有些迷信,因為還沒有出門就被塗三說一些不吉利的話,就放棄了今天的買賣。沒有了生意,就把皮卡車熄了火。把塗三拉到屋裏,坐了下來,他把二鍋頭拿了出來,在自己的菜櫃裏拿出一盤水煮花生米來,坐到屋內的一個小桌子前:“過來,咱爺倆喝上一杯。”塗三搖了搖頭,看著他那簡單的酒菜,取笑他說:“叔,你放那麼多錢幹啥呀,吃不舍得吃,穿不舍得穿。你的錢天天喝茅台也喝得起呀。叔,人家都辦企業,你咋不辦企業呀?”李老爹說:“那是瞎白活,辦什麼企業,能賺多少錢,還是翻新賺錢多,一本萬利。你別看他們現在很風光,早晚有他們後悔的。”塗三坐到屋裏的翻新電動葫蘆上,這個屋裏到處是翻新的電動葫蘆和零配件,院子裏還有繼續翻新的工人在勞動。塗三看了看這一攤,有些擔心的說:“聽說新來的柳書記說一不二,他要下決心把品牌打出去,在蒲城縣徹底根絕翻新產品,要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給行業同仁一個交代。”老爹嘲弄的看了看塗三,對他說:“小子,知道你不賺錢為什麼?”塗三翻了翻白眼,看著他,不解的看著老爹.李善其繼續說:“就是沒有膽量,沒有氣魄。我這麼多年賣過一次真貨嗎?沒有,我還是照樣賺錢,不論是柳書記還是趙書記,或者再來一位什麼書記,他們圖的是什麼,圖的就是政績,政績表現在哪個方麵,就是財政收入。我們蒲城縣有什麼資源,有什麼企業,有什麼優勢?都沒有。我們如果不做了生意,他們哪來的收入。他們來蒲城縣為的什麼?表麵上說是為人民服務,為蒲城縣的七十八萬人民,狗屁,全是為了他們自己,為他們自己升官發財。他們升官發財的資本是什麼,就是要我們給他們送錢。他們花了咱們的錢,還會沒收我們的翻新產品了嗎?不會,回答是肯定的。”兩個人在這間小屋裏高談闊論,似乎他們已經參透了所有官場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