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午門受俘(1 / 2)

露梁海戰後,眾軍返回了漢城,陳璘率水軍從水路先行回國。此時的漢城,眾人都在收拾行裝,準備回國。

曹公公和錦衣衛們也在收拾行裝。

“你跟我們一起去大明吧。”曹公公對白莫雪說道。

“朝鮮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離開了朝鮮,我什麼也做不了,戰後整個國家百蔽待生,所以這裏更需要我。”白莫雪說。

“也好,我打算留下二十名錦衣衛,你跟他們在一起,府上的內務就由你管起來,除去以前聘用的幾十名傭人外,另外收留了一百多名難民,這些人暫時就在這裏。”曹公公對白莫雪說道。

萬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年四月,東征軍在邢玠、麻貴的率領下開始返回京師,宣宗和朝鮮的文武大臣,還有漢城以及漢城附近的百姓一直送明軍至平壤。

“大明再造之恩,吾國永不敢忘!”宣宗對邢玠說道。

明軍臨行前將數萬擔糧食賑濟給朝鮮各地的饑民,留在朝鮮的最後一萬人馬於二十八年八月返回大明,還有一部分軍士和文官留在朝鮮成家立業,有的還在朝鮮官府中任職。

白莫雪和留守的錦衣衛也將曹公公和其他的錦衣衛送至開城,此時的源藏和見秀早已長成小夥子和大姑娘。源藏抱著大塚的骨灰壇和見秀一起跟隨曹公公返回大明,源藏和見秀不停的回頭望著白莫雪,白莫雪一直等到望不見眾人了,才跟二十名錦衣衛回去。

曹公公臨走前留下兩箱銀子給白莫雪,曹公公的別墅繼續作為大明皇室駐朝鮮的聯絡點。

大軍回來後,神宗對東征的將士進行了擢拔和獎賞,並於當月在午門舉行了受倭俘儀式。

萬曆皇帝端坐在午門城樓上,錦衣衛分列兩旁,文武大臣站立在門樓下麵,六十一名日軍俘虜麵朝神宗跪在門樓下,田義拿出詔書念道:“朕纘承洪緒,統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惡,普欲包荒。屬者東夷小醜平秀吉,猥以下隸,敢發難端,竊據商封,役屬諸島。遂興薦食之誌,窺我內附之邦,伊歧對馬之間,鯨鯢四起,樂浪玄菟之境,鋒鏑交加,君臣逋亡,人民離散,馳章告急,請兵往援。

朕念朝鮮,世稱恭順,適遭困厄,豈宜坐視,若使弱者不扶,誰其懷德,強者逃罰,誰其畏威。況東方為肩臂之藩,則此賊亦門庭之寇,遏沮定亂,在予一人。於是少命偏師,第加薄伐。平壤一戰,已褫驕魂,而賊負固,多端陽順陰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憐。冊使未還,凶威複扇。朕洞知狡狀,獨斷於心。乃發郡國羽林之材,無吝金錢勇爵之賞,必盡弁服,用澄海波。

仰賴天地鴻庥,宗社陰騭,神降之罰,賊殞其魁,而王師水陸並驅,正奇互用,爰分四路,並協一心,焚其芻糧,薄其巢穴。外援悉斷,內計無之。於是同惡就殲,群酋宵遁,舳艫付於烈火,海水沸騰,戈甲積於高山,氛浸淨掃,雖百年僑居之寇,舉一旦蕩滌靡遺。鴻雁來歸,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羆振旅,漢家之德威播聞,除所獲首功,封為京觀,仍檻致平正秀等六十一人,棄屍稿街,傳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鑒戒,大泄神人之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