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還記得自己兩年前第一次開始寫小說時候的樣子。
那時候的我,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都說頭發長見識短,當時的我頭發短成圓寸,也沒見得我的見識長到哪裏去。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或許便是對那時的我最好的概括。
結果也可想而知,還沒寫到一半便草草收場。幾乎當時所有人,包括小說網站的編輯,對我的評價都是,語言上無可挑剔,但情節卻像一朵雲一樣飄在空中。
經曆的少,自然如此。
自那以後,兩年未著一字,因為自那之後寫什麼,都自覺空洞乏味。
-------------------------------------------------------------------------------------------------------------------------------------------------
2014年。
對我而言,可以說是災難性的一年。
保研失敗,港大的申請被拒,畢業設計一塌糊塗,等我幡然醒悟時,早已過了公司大肆招兵買馬的時令,隻能賦閑在家,以期來年再戰。
好在身邊一直有個她在陪伴著我。
兩個月前,我終於把申請材料全部準備完全並提交成功,隻剩盡人事聽天命可以為之。某個晚上,我正在客廳的沙發上無聊翻看著專業書,她有意無意的對我說著:
“那年你寫的小說,現在怎麼不寫了?”
“我自然是想寫的,隻是不知道寫什麼好。”
早在我初中的時候,這就是我的夢想,哪怕當年高中選科棄文從理之後,我也一直這麼堅定的相信著有一天我一定會有一本屬於我自己的小說,隻不過現在,我實在想不到我還能寫些什麼。
“那就把你自己的事寫成小說唄,從小到大你不是都是大人和同學眼裏的傳奇麼?”
恍若一語驚醒夢中人。
於是,便有了現在這部《沈園柳老不吹綿》。
-------------------------------------------------------------------------------------------------------------------------------------------------
或許是因為對陸遊的偏愛,才會讓我執念一般的給小說取了這樣一個題目。
站在現在這個時間的節點向人生前二十四年回望,似乎從記事起就一直是在錯過,無論是那些朦朦朧朧的好感,還是現在想起就覺得可笑的痛恨,更或是那時的爭吵與陪伴,都因為那時候年少的任性和懵懂,錯以為是理所當然,錯以為是無理取鬧,漸漸被時光帶走一去不返,想要再找回,已是萬萬不可能的事了。
就如同那時的陸遊和唐婉。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當年並肩相看的沈園細柳,也被歲月催老,再也喚不回記憶裏的時光。
小說裏出場的四個主人公——沈泫、趙穎、成陽、肖湘隻怕亦是如此。
他們的宿命如同他們的姓名一般,冥冥之中都被定格在輪回之中,任誰也改寫不了。
聚複還散,彼此錯過,這是他們一生難以僭越的鴻溝。
-------------------------------------------------------------------------------------------------------------------------------------------------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複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致我們那些關於過去的故事,惟願她們在這裏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