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38 章回憶友情(1 / 2)

如果,吳千璽可以背對時光。便無所謂時光來去。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朔風還在吹,窗外是一如既往由深懷裏湧出的哀思。淩晨兩點。吳千璽擰亮台燈,打開電腦,顯示屏燈光亮起來的時候。對麵二十四小時便利店的燈熄了。

街上還有深鬱的年味混雜著爆竹之後的硝石味。望向窗外,這街還是這街,街燈換了幾番,昏暗的燈光映成了這繁華。而我腦海深處,你,和你們的影子已經黯淡,喑啞,破碎。

高中時,吳千璽和易烊千璽一並帶著風從這街上跑過,留下銀鈴跌浪似的笑語。這笑語穿越了幾世的滄桑風塵,又傳入吳千璽的耳。她的左耳裏是王源輕輕喚她的聲音,右耳裏是他的年少輕狂。而後,被朔風呼嘯強蝕去那支離破碎的回憶。

吳千璽本以為再拾不起關於多年前的回憶。因為她跟隨時光的潮汐湧動,時光不若門前流水,尚不能西。她便青絲也唱了黃雞。當青絲變成白發,早已不複當年的英姿勃發,可依舊還記得他們稚嫩的臂膀揮舞,喊出象牙塔裏激昂文字,揮斥方遒的豪邁口號。

不止一次的躺下來想過一幅畫麵,鬱鬱青青的草地上,他們坐著搖椅,看時光從額頭掠過,從眼前逝去。那時候,可以安靜的看著自己生命點點離體,感受時光在生命最後,刻下的時光斑紋。

低下頭卻看到白麵似的雪地。白麵似的雪地……那是當年易烊千璽的比喻。白麵似的雪地。盡管時光讓吳千璽淡忘了少不更事的癡傻,卻深刻了一言一行關於他們在那個年紀無憂無慮的邊際。

而今,這裏早已不複他們當年青磚灰瓦的格調。吳千璽卻像是麥田裏的守望者,無論這裏變了幾次,陌生了幾許,她都像是在這裏守護留下來的故夢。她相信是有一天,他,和他們都會循著一絲一縷的沉香,魂牽夢縈的回到這裏。這裏埋藏著吳千璽昔年的故夢。當易烊千璽回來的時候,那棵故夢生根發芽。他們可以看到枝葉繁茂的樹,上麵是開花結果的故夢,它笑靨如花將他們的過往娓娓道來。

吳千璽的故人們,她最親愛的。雖然他們現在散落天涯。可即便芳華逝盡,他們也記得我們的同一片天。上個世紀末是失落的天,天底下是他們留下來歌舞的故夢。

江近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海頭。

吳千璽見得花寂寞得開。

人生勢必有潮起潮落的。梧桐那時候說。

易烊千璽陪吳千璽在“嶺南”共席了整個留放期。他是個很有才氣卻被應試教育荼毒的人。所以王源叫他梧桐。高傲卻散落人間。

他們不把“嶺南”叫做“嶺南”。而在一節地理課上從第一排到最後一排。根據地理書上說的“人文、地勢”等因素劃分成了從“歐美”到“非洲”等地區。而他們所處的地方,“中東”。也就是吳千璽生命中的第一個“嶺南”。

如今,吳千璽已非嶺南人。為了感謝易烊千璽對她的的勸勉和鼓勵,吳千璽在離開的時候苦言將易烊千璽帶出了“中東”。

如今在“中原”,依舊苦熬著,在拚。

吳千璽本被安排在“歐美”地區中“美國”同學的身邊,可吳千璽的“嶺南之行”讓她厭倦了爭奪。厭倦了吊緊神經的生活。而“歐美”,真的不屬於她。那裏太鬧。

吳千璽到了“東部沿海”,在喧囂中隱匿,她會記得在“中原”,她們曾火熱得度過青春最激情洋溢的一段。嶺南花又寂寞地開。

吳千璽和易烊千璽似乎又被一道秦淮所阻。盡管她所處的“東部沿海”是古時的嶺南,他所處古時中原之地,可如今南北倒置,他們隻能一同懷念都曾有過的“中東之夢”。

吳千璽的故人。她曾經深愛的人,。記得他們的故夢。吳千璽“客氣”的感謝易烊千璽給她火熱的青春和最鮮明的記憶。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落花流水。

吳千璽不知為何會在一個風雪猶存的半更深中想到這樣的詞。她似乎隱約看到江水畔,孤獨的女孩,折下枝頭的花兒,擲入水中,讓流水和落花帶去千回萬轉的思念。

或許是我想到了她的緣故。

上學時候的夜晚,想到她時,在一把昏暗的燈光下,就把那自己埋入無盡的題海中。吳千璽知道,自己在想她時,她也一晃神在眼前映成吳千璽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