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心裏並不相信米沙的話。
一樁院頭勾結土匪,妄圖嚇走競爭對手天大的事兒,就這麼輕輕鬆鬆的放了過去。
然而,自那晚後,紅葉穀的匪患卻起了戲劇性的改變。盤踞紅葉穀的土匪頭子“飛天嘯”,自此收斂了許多。
不但很少到紅葉穀各大鄉紳宅院耀武揚威的騷擾,而且手下的嘍羅也極少出現勒索敲詐。
鄉紳們感到好不奇怪,就一起找到青史詢問。
同樣一頭霧水的青史,就私下裏各方麵打聽。終於給他打聽到了。原來竟是因為作作惡多端,為害一方的土匪們,打聽到在東北剿滅赫赫有名的慣匪“一隻虎”的白俄兵過來了,怕因此端了自己老巢的“飛天嘯”,這才命令部下收斂。
消息傳開,鄉紳們眉開眼笑,好不痛快。
高興之下,不約而同湧到羅家大院感激不盡。
羅軒昂當然更是欣喜若狂,不但對米沙和和達沙耶夫越加器重,而且奉為上賓,大有不再要其守院而按月發餉養玩之勢。
倒是深知其利害的二人自覺,婉言謝絕後越加勤苦努力。
唯一感到晦氣和痛苦的,是導演了這幕滑稽戲的院頭張三炮。
要說這個張三炮也不是無名之輩,祖輩以守院為業,自己的二把烏銃和一把鬼頭大刀使得呼呼有聲,更兼其勇猛善戰,在紅葉穀赫赫有名。
因此,三炮時時暗地下直歎。
“媽拉個巴子,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哩?三炮嗬三炮,你老哩,怎麼出此昏招替別人揚名哩?”
直恨不得掄起大巴掌,自己煽自己幾十個耳刮子了。
米沙和達沙耶夫不戰而威名遠揚,雖然讓羅軒昂高興不以,可從此也給他帶來麻煩。
鄉紳們紛至遝來,公開商量的,暗地挖人的,美色加金錢,隻想著把二人弄走。這其中,尤以青史最為頑強猖獗和招惹不起。
所以,軒昂的寶貝麼孫子滿月宴上,青史又厚著臉皮再次提出,軒昂無法。
幹脆叫來米沙和達沙耶夫,然後自己離開,讓他二人與青史單獨麵對麵。結果,果然不出軒昂所料,二人婉言謝絕了青史的邀請,繼續留在羅大家院守護。這讓軒昂和其家人敬佩和感謝不已,不提。
話說羅家大院的滿月宴,進行得熱熱鬧鬧,高高興興。
青山綠水,滿山紅葉,伴著人丁興旺的羅家騰騰笑聲,好一個亂世之中的清平世界,刀兵之裏的世豪人家。
一時,惹得席間大大小小的鄉紳和達官貴人,人人羨慕不己。
酒過七巡,,客人們都停了筷子,豎起耳朵。
管事的扯開嗓門兒,開叫了:“‘挪臊窩’哩!‘挪臊窩’哩!金窩窩,銀窩窩,不及婆家暖窩窩,走時有大小,回時有大兜哩!”
於是,在客人們的注視下,還紮著頭布嬌柔似柳的麼媳婦,抱著酣睡中的小寶寶,由二個丫環挽扶出了婆家,蓮步輕移姍姍,登上了娘家來的紅轎。
此時,所有的下人和守院,都停下手中的忙忙碌碌,目送東家少奶奶上轎。
然後,管事又一聲抑揚頓挫的麼喝。
“‘挪臊窩’哩!‘挪臊窩’哩!金窩窩,銀窩窩,不及婆家暖窩窩,走時有大小,回時有大兜哩!”,於是,所有的下人和守院,也同時發出了歡叫。
“走時有大小,回時有大兜哩!”
喊聲未了,重金雇來的轎夫們便一聲吭亮:“起轎哩!”。
一使勁,抬起了少奶奶的四人抬大紅橋;後麵的二抬便轎,也抬起了二個伺候少奶奶的大戶人家丫環。在衝天的鞭炮聲中,三乘轎子晃晃悠悠的出了大院門,拐上了翠綠簇擁的山道,朝山那邊逶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