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我行我素(1 / 2)

1925年11月未的上海,寒風呼嘯,豪雨紛飛。

已有100多年曆史的南京路,卻依然人頭潮湧,燈紅酒綠。

南京路,其前身是“派克弄”,1865年正式命名為南京路。1908年,南京路開通有軌電車,路麵采用鐵藜木鋪設。

其後的20~30年間,南京路迎來了曆史上第一個發展高潮。

即由原來的小商攤、小商店轉向大型百貨商廈,相繼建成了和平飯店、四大公司、國際飯店等建築,為南京路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此時的南京路,儼然是一個各樣膚色,各種口音和各式衣物混合的世外桃園。

無論軍閥爭鬥的槍林彈雨,還是下隻角的貧困悲苦,仿佛都與它無關,丌自在喧嘩貪婪與爾虞我詐中,矜持熱鬧地迎來了又一天。

突然,人們紛紛朝路的二邊退去。

因為,麵前出現了一支從沒見過的隊伍。

整齊而橫貫整個路麵的三長列士兵,個個身材高大,穿著嶄新奇怪的的軍裝,大蓋帽,藍眼睛,勾鷹鼻,蜷曲發,鋥亮帶馬刺的軍靴,人人挺著枝上了刺刀的步槍,下操接受檢閱一般,跟在最前麵一排神氣活現的敲鼓手後麵踢著正步,威風凜凜又殺氣騰騰。

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

咣當!咣當!咣當!

上海,冒險家的樂園,列強軍閥竟相爭奪的首選;南京路,上海的風情世故櫥窗!所以,南京路上的人們,對風起雲湧與潮漲潮落見多不怪,視若無睹。

人們鄙視憎惡而冷冰冰的瞅著這支突然出現的奇怪隊伍,咒罵著它快些過去,還南京路的熱鬧和湧擠。

可是,隊伍還沒走完,人們卻突然聽到一種奇怪的嘎嘎嘎聲。

順著聲音踮起腳尖往後一望,都不禁嚇一大跳。

二列鐵甲車,沿著有軌電車的軌道,慢騰騰的開了過來。

為炫耀武力,列強軍閥們有把騎兵拉到南京路上屁顛屁顛的,有把大炮一尊尊排列在南京路上曬太陽的,也有把軍隊拉到南京路上走正步的。

可是,俱往矣!

像這樣把鐵甲車直接開到南京路的,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鐵甲車慢騰騰又威風凜凜的開了過來,人們看到,從鐵甲車上中二排槍眼中,伸出了黑洞洞的槍口,虎視眈眈的瞪著自己,左右上下毒蛇頭一樣搖動著,仿佛在尋找咬噬的犧牲品。大家不禁有些心慌,悄悄向後退縮。

本已經擠得緊緊的人牆,這一退就如崩潰的潮水,一波一倒,一浪拍天。

頓時,南京路上,哭嚎聲,咒罵聲響成一片。

一大片慌亂中,卻有不少衣著豪華,眉頭緊鎖的貴夫人,太太,小姐和先生,驚喜的大叫著撲上前去。嘎!嚓!隊伍和鐵甲車都停住了。

從第一輛車上,先是湧出十幾個衛兵,卡嚓!木偶般排在車門二邊。

然後,是一聲嘰裏呱拉的怪叫,嚓!木偶們的槍向前平舉,作握木棍樣。

接著,一個貌相粗鄙,鼓著一雙死魚眼睛,身著掛滿勳章和金黃色穗帶軍裝的大個子,走了出來。一到車外,就雙手一叉腰,腦袋一昂,先來了一句國罵。

“媽拉個巴子,俺以為南京路是乍樣?結果是這球樣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