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昌吊起眼梢,瞅著米沙。
“洽什麼軟蛋,聽說給一隻老虎嚇傻了哩?”
“聶洽耶夫,我己把他撤職查辦,扣了起來。”“賞他一顆花生米得哩,我花錢可不是養軟蛋哩。接替他的是誰呀?”“達沙耶夫,哥薩克騎兵上尉。”
張宗昌不吭聲了。
想想,又問:“你上次從一隻虎巢裏救出的那幾個人,怎麼樣哩?”
“出出主意是不錯的,都是我的幕僚智囊。”米沙說:“這些人的作用,遠比一般士兵大,軍中不可缺呢。”
聽到這兒,六姨太笑著插上一句。
“不就像鎮守使的參謀人員嗎?不管打仗,管出主意。”
米沙點頭,見張宗昌愁眉苦臉,心事重重,有些感到意外。要說鎮守使現在兵多槍多,士氣旺盛,又要打仗了,該高興才是,怎麼反倒憂心忡忡了呢?
“鎮守使,您看如果沒事兒,”
張宗昌朝他搖搖手。
“再坐坐,再坐坐哩。你那第二支隊要抓緊開荒種植,人手不夠,再把一三支隊都拖上去哩,那一片山地都給俺播下黑子,幾場雨一淋一開花,都是錢哩。”
米沙沒說話。
都拖上去,不訓練怎麼行?軍隊畢竟是打仗的。
張宗昌東拉西扯的胡聊了好一會兒,才放米沙離開。米沙沒猜錯,張宗昌真是有心事兒。原來,張宗昌為軍費種植鴉片的消息,被張作張作霖知道了。
張大帥便派人前來查看。
不想大元帥府有人把這事兒,暗地捅給了張宗昌,張宗昌便派人在路上將來人殺掉了。
張作霖見派出去的人久久沒有消息,便打電話來查問。心懷鬼胎的張宗昌支吾其詞,東北王起了懷疑。緊跟著又派人前來查核,終於給逮了個人贓俱獲。
回去一秉報,張作霖大怒。
平生最討厭鴉片的的他,便欲將張宗昌的部隊解除武裝後遣散。
並對張宗昌竟然敢把自己派出的人暗殺,連連冷笑,打算解散其部隊後對他進行製裁。要講,東北王還是張宗昌最大的的恩人。
張宗昌以前依附北洋政府直係馮國璋,混到一個新編第六混成旅旅長,後又升師長。
民國十七(一九二八)年出兵湖南援湘之役,卻壞了事。
退守江西,結果被江西督軍陳光遠乘危包圍,部隊被繳械,士兵則遣散或改編。張宗昌秘密出走,再投直係曹錕,不被收容。他出關轉向張作霖,傾吐投效之意。
關外王收留了他,卻不重用。
第一次直奉戰爭時,張宗昌爭取機會,平定高士賓在吉林之亂,張作霖委他任師長,兼綏東鎮守使。可以這樣說,沒有張作霖的收留提攜,便沒是以後的張宗昌。
可是,張宗昌竟然敢對自己的恩人欺欺哄哄,暗下殺手,這不能不使東北王起了殺機。
此時的張宗昌,羽翼還不豐滿,消息傳來,一時急得提心吊膽,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盡管二張相互依相互搗鬼,張作霖現在卻離不開張宗昌。第一次直奉戰爭結束後,直係軍閥控製了北京政權。
直係積極推行其企圖以武力統一中國的政策。
並通過賄選,使曹錕當上大總統。
此時的奉係軍閥,也在盡力擴軍備戰,準備再次與直係爭奪中央政權。在政治上為了對抗武力統一政策,段祺瑞,張作霖,孫中山建立了三角同盟。
在這個三角聯盟中,作為奉係的馬前卒張宗昌,秉承東北王的旨意,正和革命黨孫文打得火熱,張作霖哪離得開這條忠實鷹犬呢?
所謂起了殺機,不過是“媽拉個巴子,敢殺大帥府的人?老小子長了反骨,這還了得哩。”一種秋後算帳的打算。
可就這樣,已經足以讓張宗昌背心流汗,心驚膽戰的了,暫且按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