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致命線索(1 / 3)

紫薇閣開張以後,資金周轉靈活,又有大量的存貨,人來得也多,所以生意一日好過一日,漸漸在潘家園裏紅火了起來。

看著店鋪這樣蒸蒸日上,我心裏也十分高興,心想這一樁心事總算了了。隻要這樣幹下去,闖一番事業隻是遲早的事。我信心十足啊。

到紫薇閣來的客人來自五湖四海,有城裏的大款,有村裏的老太太、老大爺,也有被人介紹過來的外國人。

那些外國人最看好的就是中國的瓷器,一有外國人到店裏來,看的第一件東西肯定都是瓷器。怪不得他們把咱們中國叫做China,它的原意就是瓷器。反正隻要是中國的瓷器古董,沒有外國人不要的。那時節,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搶走了上千件瓷器,搬不動的,全都打爛,估計被打爛的比被搶走的還多。可是現在不同了,他們是拿錢來買咱們的好東西,咱們瓷器多的是,要多少有多少。我打算在紫薇閣裏擺個瓷器專櫃,專門引誘那些外國人,然後趁機宰他們一把,把咱們損失的錢都賺回來!

這天都快關門了,一個老大爺手裏抱著一件花瓶進來了。

他說要賣一件古董花瓶。我讓他把花瓶放到櫃台上,仔細看了看,上麵的花紋描繪的是一隻五彩鳳凰,這可是皇宮才有的東西,再看看瓶底的印記,果然是清朝官窯出品的東西,我再仔細看了看花瓶,斷定不是贗品。

我對他說:“老人家,你打算賣多少錢啊?”

那老人靜靜地說:“這可是當年我家祖上在宮裏得來的,王爺賞賜的東西,可是都是那些敗家子,把自己家的祖墳挖了,現在剩下的就隻有這件花瓶了。你開個價吧,我看看合適不合適。”

“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就開個價,你這件東西,我看給你這個價!”我伸出了五根手指頭。

“還行。唉,都怪那些敗家子,不然我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把老祖宗的東西都拿來賣了!”老人看上去很悲哀的樣子,我讓他到裏麵坐一坐,給他倒上了茶,聽聽他有什麼故事。

那老人喝著茶,唉聲歎氣地說:“我是從三江嶺來的,幾個月前,村裏有人想打老祖宗墳墓的主意,雖然他們沒有完全成功,可是,墓的風水已經被破壞了,從此怪事不斷,還一連死了好幾個人……”

原來那老人所說的三江嶺這個村子,由於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偏僻,幾乎一直都與外界隔絕。在那些動蕩的年代,曾經多次逃過了巨大的災禍,尤其是那座祖墳,更是從來沒有外人知道,所以才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三江嶺老祖宗活著的年代,距今已經有許多年了,甚至連坐在店裏的老人也說不清楚有多久。當年三江嶺老祖宗發現那個山穀裏麵土地肥沃,非常適宜耕種,的確是個繁衍生息的好地方,於是就帶著一大群族人來到了那裏,並且從此永久地居住了下來。雖然,在此後的歲月中,不斷有人遷移出去,也不斷有人被迫離開,從此不再回來,但老祖宗嫡係後代中的一支,還是始終留在了這座山穀裏,並生存到現在。

“現在這村子裏,隻要是和我一個姓的,就全都是三江嶺老祖宗的子孫後代。”那老人告訴我。

老祖宗活著的時候,族人幾乎把他奉為神靈;老祖宗死了之後,他的後人就把他葬在一座建造了多年的陵墓裏。後人相信,隻要世世代代守著這座陵墓,讓它不受到任何侵擾,老祖宗就會保佑大家平平安安,幸福美滿地活下去,否則的話,就會遭致滅頂之災。

“在中國古代的曆史上,盜墓活動一直非常猖獗,還曾經有過多次席卷全國的盜墓風潮。難道這麼多年以來,就始終沒人打過這座陵墓的主意?”我好奇地問。跟那老人聊了一陣,我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大概,加上對於考古和盜墓方麵的一些認識,我很想知道後來怎麼樣了。

“除了村裏的幾名年老的人之外,知道村子這個秘密的人本來就不多,再加上老祖宗的陵墓到底修在哪裏,當年就非常隱秘,後來改朝換代那麼多年過去了,更是早已無人知曉,就算有人想打它的主意,也是無從下手啊!”說到這裏,那老人忽然語調變換,變得十分哀痛,“可是,到了20年前的有一天,這座陵墓最終還是被人發現了!”

“怎麼回事?”我有點驚訝,“是誰找到的?後來又怎麼樣了?”

“唉!提起這件事,就讓人覺得痛心。那幾個想盜老祖宗墓的家夥,居然就是我們自己村裏的人!跟我都是一個姓的,都是老祖宗的後代啊!”那老人唉聲歎氣地說。

“很久以前,即使在最窮困艱難的時候,村民們寧可餓死,也絕不敢打老祖宗的主意,可是到了80年代,人心終於開始發生了變化,發財致富,成了絕大多數人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村裏的人什麼手段都用得出來,什麼顧忌都可以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