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東陵謎案(2 / 3)

我收拾好東西,把他帶到老地方,東四的一家茶館,找了一個安靜的房間,坐下來聊著。

他說:“這年頭物價漲得快啊,我這把老骨頭,已經是不中用了。可憐我那小孫子啊,唉,小小年紀,吵著鬧著要買什麼電動火車,我隻得把這個祖傳的寶貝賣了,好給他買電動火車!”

我說:“您老到底要賣什麼寶貝?”

他把那個盒子輕輕地放到桌子上,然後又用手摸索了一陣。我問:“我能瞧瞧嗎?”他點了點頭,長歎了一口氣。

我小心翼翼地把那個盒子拿到跟前,仔細看了一下它的外麵,盒上的花紋圖案完全是用真金白銀鑲嵌的。看完之後,我用手慢慢地打開盒子邊上的開關。盒子打開了,裏麵是一對金絲鴛鴦。

“喲,這可真是好寶貝!”我看了之後,感歎說,“您老要賣多少?”

“你看著給吧,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重要的是全家人開開心心就好啦!”

“您這可是大買賣,我一個人可吞不下。我得找幾個老板來商量商量,給您老一個公道的價錢,咱們誰也不吃虧,你看是這個理不?”

“年輕人不錯啊,好,你去找人商量去吧。”

我叫茶房給老人添上好茶,又叫人去找大金牙和老胡,叫他們過來一下。很快,他們兩個都來了。我把那個盒子給他們看了。

大金牙和老胡驗了貨,肯定那是200多年前的東西,得值大價錢。我們商量了一下,看能不能合夥買下來。大金牙想了想說:“這東西是好東西,可是我們買不起啊。”

我有些發愣,這不是商量好了嗎,他怎麼又說不買了?

我看看老胡,他一言不發。

老人一聽不買,臉色有些慌張。

大金牙看了我一眼,說:“買是可以買的,不過我們出不了那麼多錢,怕老人家不賣啊!”

老人家揩揩額頭上的汗,“你們盡管出價,我看看中不中。”

“我們怎麼能出價呢,您老的東西,自然是您老出價了。您要多少,先說來聽聽?”

老人思索了一會兒說:“我看照世麵上的價錢,給個15000吧?”

聽了他的價錢,大金牙和老胡對望了一眼,老胡似乎想要說什麼,但大金牙搶先說:“15000?這個是貴了一點,不過價錢還算公道,好吧,15000就15000,我要了!”

老人臉上出現了喜悅的神色,“這下好了,不但可以給孫子買玩具,還可以給他兩口子補貼一點家用,好了,好。”

我看見老胡帶著一點冷笑的意思,就知道大金牙這回又賺了,而且還賺了不少。得了便宜,大金牙湊上去和老人嘮嗑。

“聽說你老是打前清那一輩下來的?敢問今年貴庚?”

“嗬嗬,86啦!”

“您老高壽啊!您這件寶貝到你手上有多長時間了?”

“歲數大了,這個記性就不太好啊!可是這件寶貝我可是記得一清二楚,那是庚子年的時候,我祖上在太後身邊當差,因為立了一件大功,太後就破例給他說了媒,還賞賜了他這對金絲鴛鴦。後來我祖上把他傳給了我父親,我父親死了就給了我,那年我18歲。到現在六七十年了!”

“喲,你老祖上該是大官吧,要不怎麼能見著太後呢?”

“嗬嗬,也不算太大,也就是個行走。和太後倒是見過幾次麵。要說起這太後老佛爺啊,她當年可是隻手遮天啊,可惜死後就沒那麼走運了,連個屍骨也沒給留個完整的……”

老胡一聽這話中有話,我也開始對他的話感興趣了,都湊他跟前來問長問短。這人一老,話就多,這個話匣子一打開,就沒完沒了。

什麼慈禧進宮啊,什麼八國聯軍啊,一扯都沒完。我聽了個大概,意思好像他當年在皇宮裏走動過,見過些大場麵,後來又當過兵,跟著軍閥幹過。

從老人一大堆口水話中,我了解到了60年前的一樁未了的盜墓謎案。之所以稱它是謎案,是因為被盜的寶物到現在也不知道被藏在什麼地方,而且據說那次被盜的東西不但價值連城,曆史上還有記載,說能夠找回那些被盜的寶物就幾乎可以富國。而老人說自己就是當年謎案的見證者。

那件盜墓案發生在1928年,被盜的正是在中國作威作福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的陵墓。

慈禧是誰,那可是人人盡知。這個發動了兩次政變,欺壓了兩朝皇帝的女人,可以說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最終殺手。她生前極度奢侈,到死後也不肯放棄繁華富貴,她的陵墓據說是中國封建統治者中最豪華的。她墓裏的東西,到底值多少錢,簡直難以衡量。為了建她的陵墓,不知道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可惜的是,最終這些凝聚著無數人心血的寶貝都一一化為烏有,連藏身之所也不得而知了。

慈禧陵建在清東陵,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省遵化市。30年代,兵荒馬亂,土匪蜂起,軍閥橫行,歹人四出。

這一年,還有幾天就到端午節了,遵化當地的一幫土匪馬福天、王紹義等人密謀商量要幹一票大買賣。他們所說的大買賣其實就是去盜陵,而這個消息恰好被一個在軍閥部隊裏當兵的人知道了,他就是我在潘家園見到的那個老人的表弟,老人叫趙福,他表弟叫趙全。當時他們在一個部隊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