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童子雞拜揖天王山(2 / 3)

羅天不以為然地說:“童小弟,我們沒有時間啦;立即趕往關隴,支援吳兄!”

童子雞“是是是,對對對地應答著,突然靈機一動,道:“羅兄,鳥銃槍隊是步行還是騎馬?”

羅天見童子雞這麼來問,不禁一怔,嘿嘿笑道:“童小弟不提說,羅某還真忽視了!”

說著,一頓,道:“要是步行,牛年馬月才能趕到,可是騎馬,一時半刻上哪兒去弄二十匹戰馬?”

童子雞見說,打個激靈,突然舉舉拳頭道:“這個好說,小人去去就來!”

童子雞說著,便就飛簷走壁,風卷而去;那身影,仿佛一隻穿林越澗的猿猴。

羅天見童子雞踏影而去,似乎才有反應,慌忙呼喊:“童小弟,不拿兵器不騎馬,遇上不測如何處置……”

可童子雞已經遁得得無影無蹤!羅天目瞪口呆,長歎一聲道:“沒想到這小子還有這般身手,出門入戶無聲無息;穿山越嶺,如履平地;吳元帥手下有這樣的高人,何愁金兵不敗……”

※\t※※

卻說童子雞告別羅天,沒帶兵器黃金燈籠錘,沒騎棗紅馬;隻把神武彈弓插在腰間;在叢林樹冠中跳騰飛躍;於山水石堎間蹦跨翻竄,不出一個時辰,便到山下的“天王鎮榷場”。

“天王鎮榷場”是宋金兩國設立邊境地區的商品集散地,有個叫劉迎的文人曾經寫詩讚道:

迄今井邑猶荒涼,

居民生資惟榷場。

馬軍步軍自來往,

南客北客相經商。

那時候,宋金兩國的戰爭盡管頻繁,但雙方都稱自己是華夏正宗;攻城拔寨不過兄弟之見的紛爭而已。

因此,雙方在邊境設立榷場,交換彼此的特產;貿易場麵十分宏大。

宋國商人會把絲織品、稻米、茶葉等日用品拿到榷場上;金國商人也會牽上牛、羊、騾、馬、駱駝等牲畜;來榷場和宋商交換。

更有五湖四海的羌、氐、鮮卑、突厥、匈奴等族商人,也源源不斷地將本地區的玉石、蟲草、藥材、香料運到榷場,和宋、金商人相互交換。

隨著榷場貿易的發展,宋朝的製瓷,印刷等技術源源不斷地經過榷場,傳往周邊各國;周邊各國的工匠,仿照宋瓷製造日用器皿,雕印書籍,使華夏大地上的諸侯國經濟文化,得到長足發展。

榷場商貿事業的繁榮,極大促進了宋國和周圍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往來。

戰爭,這個政治手段的極致,最終不過隻是更換宗主而已;而各民族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最終促成華夏民族的大一統!

對於天王鎮榷場,童子雞並不陌生,還在未跟隨吳玠之前,他是討飯乞兒,便在天王山一帶混跡人生。

後來加入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軍,童子雞成了一名情報人員;搜集情報的地方仍然是天王山一帶;因此,天王山的一草一木,對童子雞來說都是熟悉!

這一次童子雞從大散關趕來天王山,經過天王鎮榷場時,無意中發現一座院子裏拴了不少騾馬,因此,在羅天說出鳥銃槍隊無有戰馬乘騎時,童子雞便想起他上山時在天王鎮榷場看到的一切,便就毫不猶豫地趕將回來了。

這時候,童子雞獨自一人在天王鎮榷場上穿行疾走,一條幾裏長的大街上,擺滿琳琅滿目的各類商品。

那些服裝各異的商販們,三人一夥,五人一群,在這個攤點上蹲看一陣,又去那一個攤點討價還價一番;其神態的自如,情緒的飽滿,完全將血流成河的戰爭置於腦後。

這就是商人的特性?商人似乎和戰爭無緣,他們的職業就是賺錢;戰爭越激烈的地方,金錢似乎更為好賺!

天王山下的天王鎮榷場開設於哪年哪月?童子雞說不出個張道理胡子;他隻記得自己在義軍麾下勾當時,沒少來這裏采購軍品物資。

多年後故地重遊,童子雞心中難免生出幾分激動。

他順著堆滿商品的街道行進,走出百十丈遠,便見設在空地上的騾馬市場人頭攢動。